分卷閱讀361(2 / 2)

我為魚肉 寧遠 1249 字 2022-07-13

步階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想,立即著手去查這瑞王之事,查到瑞王在安元八年去世的,而那時距離明帝登基還有四年。

第一個時間點吻合,步階繼續興奮地追查。

想要追查阮氏之事不容易,可是要查明帝身上都發生過什么還是很方便的。

瑞王死後,當時的明帝還是太子尚未登基,孿生弟弟去世明帝悲痛不已,導致大病一場,大半年時間都深居東宮,見過他的人少之又少。在此期間東宮一直都很安靜,史料上對於其間發生的一切記載潦草,仿佛被誰剪去了似的。直到安元十年,東宮忽然爆發了一件大案,有人要毒殺太子!明帝命大保住了一命,但下毒的矛頭轉向了東宮的所有人,就連太子妃都沒能逃過嫌疑。

太子中毒事件引發了東宮大換血,從太子妃到所有的宮女、內侍全部都被廢被殺,換成了另一批人。又過了兩年,明帝登基,正弘元年,明帝的幼子夭折。本來就子嗣單薄的明帝立了庚氏為後,生下了公主李延意。

一直到李延意出生,往後的所有事都沒什么好查,感覺也都很正常。最讓步階在意的便是安元八年到安元十年間發生的事。

明帝和瑞王就算是孿生兄弟,一個弟弟的死竟會讓太子悲痛近一年的時間,甚至連人都不見,怎么看都覺得是個借口,像是要隱藏什么。再之後就是血洗東宮,連太子妃都沒能逃脫厄運。更離奇的是明帝一登基幼子就夭折了,這說不定是明帝最後一個親近的人,他也死了……這手段頗有些明帝之後除去阮氏的風范。

除去阮氏是為了隱藏秘密,那么東宮慘案也是出自明帝之手嗎?

步階習慣先假設,假設這一切時明帝干的,那么一定有個特別的原因驅使他這么做。

「因為他要殺掉所有熟悉太子的人。」步階說到此處,臉色一直慘白如雪的甄文君也想到了,「因為他不是太子……他就是瑞王李蓄!」

步階深以為然地點頭:「我也是這樣推測的。身居東宮近一年的時間就是為了疏遠他人,重病之後就算再出現,容貌有一點點改變也可以推脫為大病的原因。但就算是雙生子,親近的妻子、孩兒和奴仆總是能發現的,明帝索性制造一場彌天大案將這些人全部殺光,等到登基之後另立皇後,從此之後這帝位也算是坐穩了。」

甄文君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將自己的嘴唇咬破了,口腔里都是血腥味也渾然不知:「那么阮氏之所以被猜疑,正是因為阮氏幫助瑞王狸貓換太子?阮公便是知道這內情的人?!」

步階道:「阮家雖然一直生活在汝寧,但阮公和瑞王李蓄一直都走得很近,據說兩人是無話不談的摯友。正弘年間阮家就成了天子的親信。這里外里一想,文升也和女郎想的一樣,殺掉太子再血洗東宮,最後還能平穩登上帝位,不可能憑借一方之力就能做到。瑞王本身就養有上千門客,阮氏一家又是足智多謀,能夠輔佐瑞王干出這等大事的,在當時恐怕只有阮氏能辦到了。」

「文升,這一切只是咱們的猜測。若是沒有真憑實據的話……」

「有的女郎。」

甄文君神為之一振。

「文升有想過,如果宮中的那個人是瑞王,那么代替瑞王被埋入黃土的極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太子李翱。我去尋訪過曾經瑞王府的家眷和家奴們,幸好這不過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痕跡不可能完全抹去。說起來也是幸運,在查過一圈之後文升並沒有得到有利的線索,但據說有個叫阿俊的家奴在瑞王去世的時候為之守夜,結果被嚇瘋了大叫著跑出了王府。此事頗為蹊蹺,我便去往阿俊故土去尋。找了快半個月,我本以為那阿俊已不在人世時,阿俊卻找到了我。他如今已改名叫做阿旺,守著兩畝地過活。我到的第一天他就看到了我跟人打聽他的下落,阿旺跟了我半個月,確定我不是歹人才與我相見。阿旺說,當年的確為瑞王守過夜,大半夜的忽然來了一陣妖風。」

「妖風?」

「對,妖風。當時瑞王躺在棺木之中等待著各方親戚友人的哭靈,那一陣妖風忽然將一柄壽幡給吹了下來,正好蓋在瑞王的臉上。阿俊趕緊上前將壽幡拿起來,這一拿沒想到竟連帶著將瑞王臉側的痦子給一並刮掉了。阿俊將痦子捏在手里,越看瑞王的臉越不對勁,靠近一看,發現這人不是瑞王。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