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1 / 2)

聲祈禱:「這一局,楊隊一定一定一定要贏啊。」

「……不可能的。」旁邊的另一個小姑娘嘆氣,「你看,楊隊的右臂,在抖。」

那是楊心躍受過重創的地方,堅持到現在,她一定很痛吧。

玉玉:「嚶qaq」

第十九章

重劍的「重」字,不光體現在手中之劍的重量上,還體現在劍頭的壓力感應裝置上。

花劍與重劍都是只能「刺」的武器,兵戎相接時,壓力感應裝置觸碰到對手的有效部位,計分器上便記一分。輕輕一「刺」沒有效果,必須使勁「刺」才可以。

花劍的壓力感應裝置是500克,而重劍是750克在橫截面不超過1平方厘米的地方,施加750克的壓力,這一「刺」下去,即使隔著厚厚的擊劍服,依舊會有痛感。

面罩後,鍾可吐出一口濁氣,他活動了一下酸痛的身體,不去想自己身上會留下多少劍痕。

擊劍是體力消耗極大的有氧運動,別看擊劍運動員一個個看著纖瘦,其實渾身都是腱子肉。鍾可只是個普通學生,平常疏於鍛煉,跑個步都會氣喘吁吁,現在被這群肌肉男硬拽著「玩」了半個多小時,早就累的渾身發軟,全靠一口仙氣吊著。

他知道聰明的人應該選擇退讓畢竟大北管天管地,卻管不了楊心躍在復讀班和誰當同桌。

可是鍾可不允許自己認輸。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只有莽夫才會看不起秀才的好腦筋。

鍾可看上去已經窮途末路,其實他的大腦里一直有一組數字在飛快的跳動著。

《福爾摩斯》里面有個故事,講述了人的身高與腳印、步幅的關系。正常人的步幅(腳心到腳心)應該是身高的37%左右,跑步時甚至能達到一米以上。在這場並不對等的比賽開始之前,大北曾經誇口許諾「他的移動距離為前後一步」。

已知:大北身高一米九五,鍾可身高一米八五,重劍長達110cm,大北可移動范圍為前後一步,鍾可移動范圍不受限制。

求問:鍾可站在什么位置,才能讓自己的劍擊中大北,而避對方的劍碰到自己?

這個問題猛然看上去無解,因為大北臂展要長於鍾可,無論如何鍾可都會身處他的有效攻擊范圍內。大北雖然不能攻擊,但是他可以反擊,故而每當鍾可靠近,都會被大北一頓狠打。

但是呢,根據實際情況,數學題也是會變的

所有劍出廠時,劍條都是筆直的,但是選手比賽時為了保證劍頭戳中對方時不打滑,都會把劍條調出弧度,像大北手中這把重劍,劍弓彎的厲害,整體長度就少了幾厘米!

再加上,大北為了給鍾可一個下馬威,酷愛「甩劍」,即運用極強的臂力,把劍在空中猛甩,金剛制作的劍條便可以像軟鞭一樣發出呼嘯的破空之聲。這招確實很酷,就是會平白增加耗時,比最基礎的「直刺」要多耗半秒。

而鍾可就是瞅准了這之間的時間落差和長度落差,想在大北的劍落下之間,搶先擊出一劍。

只是他算來算去,卻算岔了一點大北的「一步」,和他計算的數據相差太大了。

擊劍比賽中有一種步伐叫做弓步,一米六的人弓步可達一米三左右,而大北一米九五的身高,又從小壓韌帶,步幅極大,他這一個弓步跨過來,鍾可這只傻鳥稀里糊塗的就撞到了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