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1(2 / 2)

穿越之驛丞 楓香 1248 字 2022-07-13

抄錯單子了吧?

這是各府管家們的第一反應。過去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畢竟,這些購物單全都是用人工手抄,據說還養活了幾個寒門學子。不過過去的錯誤,只是偶爾寫錯一兩個字,並沒有發生這種大規模出錯的情況。

所以,是真的有蔬菜買?騙人的吧?天都那么冷了,除了皇宮里還能吃得上幾口綠的,別人哪里能夠享受到?

不過,看著也不是很貴?管事們紛紛嘗試著下了個單子,竟然第二天就真的到了新鮮蔬菜!

冬季蔬菜初初上市,每天的供應量都很有限。換算到每門每戶,大概也只能供應給主人們每天一人一碟子青菜罷了。像上將軍府這樣的,每天一大車,是根本就不可能有的。

可哪怕只是如此,都已經讓阮白賺到了好多錢。在被叫到御書房的時候,連皇帝都說了一句:「阮郎賺錢的本事,可比李愛卿要高多了。」

作為皇帝,他其實極少稱誰誰什么郎的,這么一出口,簡直像是老爺子在說自己的子侄輩一樣。不過誰說不是呢?皇帝和平西王稱兄道弟,阮白身為平西王府的二少爺,若是托大一點未必不能叫皇帝一聲皇伯父。

李尚書被拿來做反面案例,也不生氣,看著阮白直笑:「是,陛下。今後還望阮郎多多指點指點老臣才是。」

阮白想翻白眼,提議道:「為什么不讓工部把燒玻璃的工藝拿出來,交給戶部成立一個玻璃工廠呢?」現在的玻璃其實還只是普通玻璃,特種玻璃他不知道怎么制作,但是他相信難不倒那么多牛掰的工匠們,實在不行不是還有金兔嘰么?

工廠?李尚書剛才半真半假的神情,頓時嚴肅起來:「願聞其詳。」

其實現在的大周根本就沒有什么工廠不工廠的概念。大部分的商品,都屬於家庭小作坊生產,也極少存在雇佣工。就拿大周較為發達的紡織業來舉例,很多農戶都是自己種植桑樹,自己養蠶繅絲,再織成布匹,賣給布庄。

這種方式其實非常不效率,也不專業,更加不利於成本和質量控制。

當然,大周對女性走出門工作,還是存在著極大的抵觸。阮白也沒想著一步就跨那么大,而是讓本來就出門工作的男人們,進入工廠工作。

「……集中生產,統一銷售……按月發放工資……提供員工宿舍……」

李尚書的嘴巴動了動,把要建成這么一個工廠需要多少錢的問題吞了回去。他悄悄丟了眼神給工部尚書:上次賣給阮白那么多玻璃,賺了多少錢?

工部尚書只用眼角瞄了他一眼,沒吱聲。

李尚書再接再厲,比劃了一個手勢:賺到錢,咱們二八分。

工部尚書嘴角一扯,跟著比劃了一個手勢:我八你二。

李尚書雙眼圓瞪,差點扯斷一根胡子:不行!

兩人的手勢你來我往地比劃,最後定格在戶部七工部三。

而從這一天開始,意味著大周真正將科研和生產力掛鉤。工部也從整天追著戶部要錢的債主,變成了被戶部整天追著要成果的大牛。

當然,在這一刻他們還沒意識到,這項「手頭協議」意味著什么。

阮白撇撇嘴。或許要不了多久,就能讓工部研究一下活字印刷了?

天氣愈發寒冷,大周的君臣們卻心頭一片火熱。尤其在他們看到了玻璃窗,看到了從阮白那兒賺到的錢之後,更加堅定了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