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0(2 / 2)

生存資格測試 月下涼 1248 字 2021-03-21

不過讓他松口氣的,羅釋這人很直,他在意的只是「線索」本身,而並不關注「線索」的來源。

羅釋說,這東西並未在明面上流轉的原因是,目前還沒能有學者完美定性它的「來源」。

隔壁文科院校一位老前輩級的教授對這東西有點印象,他說,這錫幣不止牽扯到「朝代」,還牽扯到「文明起源」問題。在早年留學歐洲時,地中海附近流行過一種學派,即「真國起源說」,他們持一種於現在大多數歷史起源不同而觀點:現在遺留的人類文明,均是真國隕落後的文明。

realworld,這個學派簡稱「reality」。

簡單說,他們認為現存的各大神話體系的傳說、典故,均是對真國歷史的描述。之所以傳的神乎其神,是因為真國存在的神明從不同次元、不同國度、不同目的認知去看,得到的結果不同。

好比日本神道中「八岐大蛇」被須佐之男斬殺,因其「食人」,「洪水為之暴虐」;在中美洲土著人信仰的「羽蛇神」則帶來豐、富饒,掌管土著心中最美妙天賜的雨季。有一個略微荒謬的觀點則是,「羽蛇神」其實便是華夏神話的「龍」。

理性總結來看,這三條蛇掌管的,實際上均是「水」。

然而在島國,洪水視作災害;中美洲則視作吉兆;華夏地域遼闊,看法不一:既有惡龍洪災,也有龍神降水。

而reality學派認為,真國內,有百萬神明,萬物皆有靈。好比掌管水有千神,在接受人類信仰時褒貶不一,最終信仰之力最高,「業務能力」最強的存活,然後長久統治。

這觀點還能引申到「唯一真神」上。

現今世界,信徒最虔誠、分布范圍最廣、流行時間最長的,也便是「唯一真神」,這附和學派猜想。

「養蠱……」

察覺到原容的喃喃,羅釋停下手中的筆,嘲諷的勾起嘴角:「我第一次聽到這學派主張時,和你的想法一樣。但那個老教授說……對神明的殘忍,便是對人類的寬容。」

原容神色一動:「何出此言?」

「祭祀一位神,和祭祀百萬神,哪種更好?」

原容恍然大悟。

信仰被集中,也代表了能力被集中,就好比華夏歷史上七國之戰,百姓苦不堪言,事實證明統一才是歷史所驅。

「而這錫幣,便是真國時期的貨幣。」

原容目瞪口呆:「我覺得,這有點扯……假若真國確實是百萬神明的存在時期,他們需要用貨幣?」

羅釋低聲笑起來:「不是和你套近乎,咱們兩個的觀點太一致了。這個問題,我當時便直接問了那老教授。他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他只猜測,真國時期,眾神經歷過篩選,勝者掌管法則,成為神話流傳影響力廣的形象;敗者從神話傳說中黯淡,難以繼續考據,他們是否還存在於真國,抑或被流放人間,都沒有更多證據支持了。……但不管這是不是貨幣,檢測證明,這小東西,確實來自至少四千年以前。」

四千年。

原容怔怔的望向那錫幣。

他知道這東西上了年代,卻沒料想過如此久遠。

在腳下這片土地無數次重建運動之前,或許汪洋大陸還未曾整理好接納人類興旺的模樣,這枚錫幣便存在了。

羅釋想了想,又更直白的解釋道:「如果以瑪雅文明的計時方式來看,約莫在第三太陽紀元。」

太陽紀元。

這是個很直觀,也很奇異的詞。

古老詞語在唇齒間輕啟溢出的那一瞬,原容仿佛看到了幾千年前石器文明人群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