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2 / 2)

王博宇興沖沖地算出了答案,有些不確定地低頭看了看自己腳下的白色五角星:「所以說3就是這個白色星盤所代表的數字嗎?」

他話音剛落,站在黃色石台上的唐博也發現自己腳下的五角星動了起來。石台中升起一個一模一樣的錦盒,盒中依然有一張白紙,紙上寫道:「今有婦人河上盪杯,津吏路過,婦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幾何?婦人曰:二人共飯,三人共羹,凡用杯五,不知客幾何?」

唐博念完紙上的字,就順口翻譯了出來:「有一個婦人在河邊洗碗,路過了一個津吏,婦人說自己家里來了客人,津吏問有幾個客人呢?婦人答道,兩人共用一個碗吃飯,三人共用一個碗喝湯,總共用了5只碗,你猜有幾個客人?」

「1/2x1/3x=5。」唐博隨口就說出了方程式,想都沒想,「總共有6個客人。」

「所以說我腳下的這個黃色石台代表的數字是6嗎?」

這些來自古代典籍中的數學題其實非常簡單,但塗化卻覺得這個關卡真正的症結並不在於此。他們要根據提示得到七個石台所代表的數字,如果沒有得到提示的話,對於石台上的數字就完全是未知的。

所以判斷出各個數字在這個圓形棋盤上出現的規律,遠比靠提示猜數字要重要的多,因為按照目前的節奏,他們肯定無法得到所有的提示。

這時,沈思易腳下的淡藍色石台也動了起來。星盤打開,露出與前兩次一模一樣的木質錦盒。沈思易把盒子里的紙翻開,在看到上面的文字時,眉頭卻皺了起來:「今有田廣十五步,從(音縱zong)十六步,問為田幾何?」

這道題目不論是翻譯還是算法,都無需考量,它的意思是說有一塊田地,寬15步,長16步,問這塊田地的面積有多大。

非常簡單的乘法運算,15x16=240,也就是說這塊田的面積有240步。可問題的關鍵在於古時候丈量單位的進制,我們通常對尺寸單位的理解就是厘米、分米和米,但古代的距離單位和現在是有區別的。

古代對於距離單位的表達通常是用「尺」、「寸」「丈」來表示,過去的1尺折合成現在的距離單位來說,厘米。10寸等於1尺,10尺等於1丈。而這里所說的「步」也是一種丈量單位,1步約等於6尺。

換算為農田的單位,240平方步就等於1畝。

沈思易糾結的點就在於這道題目的單位究竟是什么,是步?尺?丈還是畝?因為題干並沒有給出確切的表達單位,不同的單位得到的數字是不一樣的。這會影響到沈思易腳下這塊淡藍色石台的數值。

孫維想了想,道:「如果嚴格按照題干信息的話,我覺得這個答案的單位應該是『平方步』。題干信息都是步,答案應該與其相對應才對。」

塗化搖搖頭:「我不這么認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道題目應該出自《九章算術》。240平方步對古人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大而且復雜的數字了,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會這樣丈量的。況且240平方步就等於1畝,我覺得當時的人們應該會用1畝來表達。」

沈思易也對塗化的說法表示認可:「古人並不會使用小數和分數,所以他們在計算的時候只能把單位換成下一級,對於農田面積的表達,的確『畝』是通用的。」

「所以……」沈思易低頭看了下,「我腳下的這塊淡藍色石台應該就是數字1吧?」

第二輪所有的提示信息都已經結束了。七個星盤中他們目前可以確定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