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1 / 2)

當年她與葉青程提的幾句話,葉青程以為她對這位華世子夫人感興趣,盡心盡力的挖出了其中的真相,好叫她一滿好奇心。

葉青殊努力回想當年的匆匆一瞥,實在無法想象那樣一個英姿勃發的女子竟會在夫君遠征之際選擇自盡。

葉青程雖算不上君子,卻不慣在背後說兩個高門貴婦的閑話,寥寥數筆寫道,「華夫人不滿馮氏驕矜粗獷之習氣,日夜教導規矩禮儀,馮氏不堪忍受,遂自掛而絕,死前絕筆:與君無尤,實君家之婦難為」。

葉青殊將葉青程的信來回看了幾遍,更加無法想象華夫人到底是怎么個「日夜教導規矩禮儀」法,才能將一個出身將門、生長於西北蠻荒之地,甩甩鞭子就能生生抽死人的女人活生生逼死。

她當時正在後宅與付老太太爭的你死我活,付老太太手段層出不窮,也每每有欺辱污毀之言行。

她自問自己絕不會比馮若詩更耐磋磨,卻也從沒覺得付老太太的惡毒讓她絕望到想死的地步。

更何況,短短四字「與君無尤」足可看出馮若詩對華韶痴心一片,而當時她與華韶的孩子尚未滿三歲。

她到底是在怎樣的絕望下才會懷著對夫君的愛,丟下年幼的孩子,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死亡?

她到底,是受了怎樣的磋磨?

葉青殊當時正處在深恨付老太太之時,難起了兔死狐悲之感,悲憤下一連寫了十余首組詩,聲討華夫人之惡行,又隨手寄給了葉青程。

其時,馮若詩自盡真相已被華國公府壓了下來,世人都以為馮若詩乃是暴病而亡。

甚至有不明真相的人暗罵馮若詩嫉妒暴躁,如今暴病而亡,正是報應。

葉青程約莫是誤以為她與馮若詩閨交匪淺,將詩寄給他,是存了要他幫忙替馮若詩討回公道的意思。

遂冒了馮若詩嫡親的妹妹馮若詞的名頭,將那組詩公諸於眾,世人嘩然。

華夫人從那之後閉門念佛,華韶努力半生,又回到了解放前,再位高權重貌美如花,也沒有疼愛女兒的好人家肯將女兒嫁給他做續弦。

說起來,倒是自己斷了他的姻緣……

咳咳,扯遠了。

不說其他,單憑那位能將馮若詩逼死的華夫人,葉青殊也絕無可能會嫁給華韶。

她上輩子應付個付老太太已然覺得浪光陰,更何況是那位絕對比付老太太更難對付的華夫人?

她自己沒多將那晚的事放在心上,事急從權,命都保不住了,哪里管的著其他?

190阿殊好細腰

就算沒有那晚的追殺,華韶也曾在她閨房住了好幾天,要論閨譽,她早就沒了。

何況真要論起貞潔閨譽,她上輩子和付正民同床共枕二十年,難道這輩子還非他不嫁不可?

這樣,事情就簡單的多了,如果舒氏和支其華不介意元宵節那晚的事,那么,她依舊會守諾嫁入支國公府。

如果他們介意,那她也只能遺憾的說聲抱歉,她並不覺得自己有錯,更不想隱瞞舒氏和支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