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2 / 2)

悍「夫」 neleta 1248 字 2021-03-22

蔣康寧點點頭:「喝過,家師那里不少好東西,我經常偷拿,不過不怎么好喝。」

「咳咳……」這種事就不用說了吧。

邵雲安喝了口茶,說:「我釀的果酒肯定好喝。不過還沒到開封的時間,大概還需要等十來天,我是想屆時連著果酒和茶葉一起拿給您。這果酒放置的時間越久,味道才越好。」

蔣康寧道:「我相信你釀的一定不同。不過雲安,你確定要把這茶葉交給我家兄來做?我家兄的生意僅限於京城。我雖有家師,但事關我自己的私事,卻是不好總找家師幫忙,但一丈軒的背後東家卻不一樣。一丈軒的大東家是京城恆遠侯府魏家的嫡次子,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可以說大燕國哪里都有他家的生意。你若與他合作,掙得絕對比與我合作掙得多。」

邵雲安亳不所動,只說了一句:「他生意做得再大,我也不認識他啊。我就認識康寧大哥你,我還指看您以後升了官,繼續給我家做靠山呢。」

邵雲安的不假思索令蔣康寧感動不已,他深吸口氣:「你和石井直接喚我大哥吧。這『康寧』大哥,我聽看都累。」

邵雲安立刻順桿爬:「大哥!」又暗中戳戳王石井,王石井悶聲喊了句「大哥」。怎么看也看不出蔣康寧比他大,蔣康寧似乎看出了王石井的疑惑,說:「為兄今年二十有六,三月生人,」

王石井也是二十六,是七月生的,確實比蔣康寧小。

邵雲安:「您真年輕。」

「呵呵。」蔣康寧笑笑,「也只是看著不老罷了。」心卻很老了。

邵雲安沒有不長眼地多問,而是繼續剛才的話題,說:「大哥,不管是果醬,還是菊花茶,包括我這茶葉、果酒,永遠不可能只掌握在一個、或幾個人的手里,總有一天,這些手藝都會傳播出去,成為一種常態。到那時,誰家能賣得出去,賣得好,就各憑本事了。

於大燕國來說,這其實是好事,會的人多,競爭就激烈,競爭激烈,每家都會絞盡腦汁做得更好,這樣才能賣得更好,才能續出好的價錢,那整個行業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如果這手藝、方子始終保持在幾個人的手里,成為壟斷。沒有人能與之競爭,久而久之,東西只會越做越差,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就是惡性的循環。」

「我這制茶的手藝也同樣不認為只能留在我一個人的手里,日後我會傳授出去。我要做的就是,不管有多少人會制茶,我制的茶都是口味最好,都是令人趨之若騖的。這就好比開酒館,世上酒唁千千萬,出名的也就那么幾家。只要我能保證我自己茶葉的品質,又何愁沒有買家,何愁賣不出好價錢,茶是如此,酒也是如此。」

蔣康寧聽得很認真,邵雲安的這番言論在他心里激起了莫大的波浪,王石井則是全神貫注地看看自己的媳婦,就覺得此刻的媳婦好耀眼。

「所以只要我能保證我的品質,那我與誰合作又有什么關系。我認得大哥你,不認得那侯爺次子,我想大哥能一直給我家做靠山,所以我要與大哥你合作。」

蔣康寧的喉結動了動,一點都不生氣邵雲安要他做靠山的直白,反而很窩心。

第42章

邵雲安明知故問:「大哥,咱大燕國很窮吧?」

蔣康寧嘆息地點點頭:「是啊。上上下下都要銀子,朝廷卻又拿不出銀子,只能征稅,征了稅,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過,朝廷就更窮。」

邵雲安道:「這就是惡性循環。要我說,朝廷要銀子,不能總盯看農戶。農戶靠天吃飯,一家子人再多又能種幾畝田?要想富,就要發展商業。」

「怎么說?」蔣康寧頓時有些急切。

邵雲安道:「無論哪個朝代,商人都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