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1 / 2)

進行訓誥,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大盂鼎記載了周康王向盂講述他自己要以文王為典范,告誡盂也要以祖父南公作榜樣,盂作此寶鼎以祭祀其祖父南公;毛公鼎為周宣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這些青銅器的銘文很長,但其鑄造原因,多是祖先告誡後代,或是後代緬懷祖先。

而一些字不多,並沒有銘刻文章的青銅器也能顯示,這些禮器是為了祭祀祖先,傳示子孫。

時隔幾千年,現代的人們研讀那些金文,仍舊可以看出先人對後世的諄諄教導。這些教導,如今仍舊震耳發聵。

「我們的智慧,就是這么一代一代積累得來。現在我們說的話,做的事,講的道理,都和這些金文息息相關。我們中大部分人並沒有研究過金文,甚至沒有聽說過這些金文,但毛公鼎所記載的『不要荒怠政事,不要壅塞庶民,不要讓官吏中飽私囊,不要欺負鰥公寡婦,不能酗酒』……這些道理,現在是不是仍舊聽得耳朵起繭子?」

「大部分人沒關系過文物,沒關心過歷史,但我們的生活和歷史從未脫離關系。我們所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之前。」

「這些我們並不知道來歷,但生活中卻經常使用。那些成語、歇後語、典故等等,不都是和我們的祖先的故事息息相關?所以搞翻譯的老是吐槽,華文不好翻譯,只看字面意思根本不明白其中含義。」

蕭悅貓爪子指了一下何尊,何尊的銘文放大:「所以外國宵小要搶注漢字這件事,我根本一點都不在意。他們搶注不了,因為漢字的每一次演變,詞語每一次產生,都是和我們的祖先息息相關。比如這個『德』字,何尊之前的器物,無論青銅器還是甲骨文,德行的『德』和得到的『得』是一個字。何尊之後德字有『心』,是因為周以德治國,德從心生。」

「我倒想看看其他國家要怎么編,」蕭悅蹬了一下耳朵,「他們總不會說,周朝也是他們的?那敢情好,不如直接加入咱們華盟得了。」

第45章

只說科普是很枯燥的。但蕭悅將青銅器、金文和它們存在的那個時代聯系起來,將這些文物和文字背後的故事徐徐道來,這個科普就顯得有趣極了。

再加上蕭悅讓系統心制作的全息投影動畫,觀眾們好似在看一個古裝劇一樣,看得那是津津有味。每當一個故事結束,他們都意猶未盡,恨不得那短短的故事拍攝成長長的連續劇,讓他們每日蹲守在屏幕面前看個夠。

系統制作的動畫細節非常考究,從著裝到場景到人物的動作,都盡量根據史料保持了原汁原味。

只是太原汁原味了,電視劇里那些青銅器紛紛變成了金銅器,那真是色艷麗,讓人大呼土豪金,閃瞎眼。

不過看上去的確很爽。

蕭悅科普完金文的內容之後,順帶科普了一下,當年咱們青銅器展覽的情況。

因經歷了百年動盪,山河破碎,國家和民族都快亡了,那些文物自然也和人一樣,如同風中飄絮,朝不保夕。

那個時代,有的青銅器被戰火毀壞,有的青銅器被盜賣出國,還有的青銅器被自己和家人都飽受戰火威脅和貧苦煎熬的藏家保護。

新華國成立,許多藏家生活並不算寬裕,但是當國家決定成立博物館之後,許多藏家慷慨解囊,將戰亂時候,用生命保護的文物捐出。

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稱的上海博物館,藏家捐贈文物,占珍貴文物數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只從這一家博物館,就可看出華國藏家為華國文博事業發展慷慨解囊的壯景。

除了捐贈之外,海內外華人藏家還在拍賣會上,多次出手,想拍回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

「對這些藏夾而言,文物就像是他們的孩子一樣,他們希望給文物找一個好人家,好歸宿,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它,了解它,喜愛它。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次藏家協會對建立文字博物館的倡議書沒有?」蕭悅道,「為後世子孫計,那時候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可回流失海外的文物談何容易?從我們有心回文物開始,拍賣會上對於華國的文物,特別是有重要意義的文物,比如青銅器之類,價格就特別誇張,連連創下拍賣會價格新高。」

「比如被洗劫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地球歷1985年它們售價僅1500美元。待地球歷2007年拍回馬首銅像的時候,成交價格為6910萬港元。十二生肖銅像作為建築構件的價值當然不會有那么高,但它們是圓明園種被英法聯軍洗劫的文物,因為有了這個聯系,它就有了新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國恥的見證。外國知道我們對流失海外國寶的痛心疾首,利用我們的民族感情進行惡意商業炒作,就像是綁架一樣,一次次提高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