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2(1 / 2)

悍妒 為伊憔悴 1250 字 2021-03-23

有一個主意,先派人到馮匡軍中和談,拖延時間,如果有那路援軍趕到,里應外合,扭轉局勢,可解京城之圍。」

皇帝蕭泓覺得此計可行,第二天早朝時,提出和談之事,文武群臣商議,除了高國舅,沒有提出異議,高國舅反對理由,「皇帝與叛軍和談,有損帝王尊嚴,皇帝應當詔令天下,共同討伐叛軍。」

皇帝瞪了他一眼,快成階下囚了,還提什么天子尊嚴,下旨,命太傅趙言玉出城到馮匡軍中和談。

趙言玉跟冀州牧馮匡同殿稱臣,關系還算不錯,到了馮匡哪里,把皇帝和談的意思說了。

馮匡心里明白,這是緩兵之計,他不能上這個當,心生一計,為出兵名正言順,正義之師,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給趙言玉當即答復,「趙大人,如今朝中奸臣當道,禍亂朝綱,我馮匡清君側,皇帝如果能殺了高國舅,我馮匡無條件退兵。」

「這個……」真給趙言玉難住了,這個條件明顯沒有誠意,皇帝怎么可能殺掉高國舅,有太後在,高國舅是皇帝的親舅父。

趙言玉回去跟皇帝一說,皇帝蕭泓泄了氣,別的條件好說,唯獨殺了高國舅萬萬不可,太後哪里絕不會答應。

和談這條路堵死了。

高太後咳聲嘆氣,「京城守不住只好開城受降,哀家到底下,沒臉見列祖列宗,祖宗拼死打下的江山,毀在哀家手里。」

蕭重心說,亡國之君哪有一個好下場的,開城受降,受屈辱,苟延殘喘。

馮匡知道夜長夢多,加緊猛攻京城,京城仗著城高牆厚,易守難攻。

朝堂上,文武百官這回不爭競了,都蔫頭耷拉腦兩班站立,像鋸了嘴的葫蘆,都不吱聲。

蕭弘坐在上面,目光朝下掃視,「哪位愛卿有什么好主意?」

皇帝看向那個大臣,那個臣子把頭一縮,不敢看皇帝。

馮匡打到家門口,朝廷已經無力應戰,只能死守京城,沒有援軍,孤城難守住,天子已經發下數道詔書,無人前來救駕。

皇帝冷眼看著眾臣,他當初要跑時,都站出來慷慨激昂攔阻他,現在都沒主意,誰都不說話,蕭弘把目光最後落到歐陽錦身上,「歐陽愛卿可有什么好主意?」

皇帝指名道姓,歐陽錦出列,「皇上,各地手握兵權的將領,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奉詔,現在馮匡步步緊逼,皇上退出京城也是不可能了,臣倒是有個主意,皇上親筆修書一封給西南信王,信王是皇室中人,不能見死不救,臣相信信王深明大義,不能至江山社稷於不顧。」

歐陽錦話音剛落,就有一人出班,「皇上不可,皇上莫要前門趕狼,後門進虎,歐陽大人這是引狼入室啊!」

皇帝一看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耿直的兩朝老臣元景。

皇帝蕭泓被逼上絕路,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蕭泓一直對這個叔父戒備,信王封地派出不是探子,如果信王有風吹草動,蕭泓不顧念叔侄之情,痛下殺手,信王似乎性情淡漠,不理朝中之事,不跟朝中群臣交好,呆在封地,安分消停。

蕭泓幾次產生過把這個叔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江山沒坐穩,內亂不斷,他暫時沒動信王,這時候倒慶幸留下信王,好歹也是血緣至親,當下修書一封,言辭懇切,敘叔侄之情,請求信王發兵救黎民於水火,解朝廷之危難。

蕭泓這回沒以天子的身份下旨,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朝廷信使把皇帝的親筆信送到信王府,親手交給蕭重,蕭重草草看了一遍,對身旁的太監長公公說:「我們離開皇宮多少年了?」

長公公道:「王爺,離開皇宮有二十年了。」

半晌,蕭重望著京城方向,「是該回去看看了。」

偏殿已經擺上晚膳,蕭重人影不見,長公公走來,「回稟王妃,王爺在前殿召集眾將領議事。」

魏昭敏銳地感覺到局勢要有變化,「長公公,王爺要離開封地?帶兵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