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後天與先天之別(1 / 2)

鄉村少年 逍遙夫子 1712 字 2023-03-17

密支克欽邦,東、北兩面同華夏國雲南、西藏接壤,西北與印度阿薩姆邦毗連。大部分為山地,東、北兩側尤高。有枯門嶺等多條山脈南北縱貫,伊洛瓦底江和親敦江上源都在境內。雨量豐沛。居民大部分從事農業。種植稻、蔬菜、棉花、煙草和甘蔗等。多森林,產柚木,並多竹林。礦產有寶石和次寶石多種,西部有琥珀料玉石礦等。有碾米、制糖、木材加工等工業。

克欽邦的南坎和中國雲南省瑞麗市可以有貿易的往來,且不需簽證而自由通行。

緬甸最高峰開加博峰與最大湖英多機湖都在其境內,德奈卡河流域的戶拱平原和邁立開江流域的葡萄平原是重要的平原,是供給克欽人生活重要的地區。

密支那,是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

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兩條支脈東支恩梅開江和西支邁立開江的匯流處的下游。

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由克欽族,撣族和緬族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產的香米,被認為是緬甸最好的香米。

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產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蘿,西瓜,荔枝和牛奶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黨部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對倭國三十三軍一部分進行了長久的圍困和激烈的戰斗,最終,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領導的盟軍攻克,史稱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僅因為它連接緬甸其他地方的鐵路和水路,還因為它在計劃修建的利多公路,後改名為史迪威公路。該城市僅通過特殊允許才對外國人開放。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貿易中心,也是仰光——密支那鐵路終點,公路通華夏國的西藏地區。

克欽邦主要族群有克欽族、緬族、怒族、僳僳族,也有漢人在此居住。克欽族主要信仰是佛教和基督教。華夏國少數民族景頗族和克欽族是同一民族。男人喜穿黑色對襟上衣,下穿圍布或短褲並配刀於身上,婦女一般穿黑色短衫和花圍裙超級狂龍分身。

克欽邦被人們稱為「緬甸的北大門」,1948年緬甸獨立後,根據1947年的「彬龍會議」決議,緬甸政府正式將密支那和八莫兩個縣劃出,建立了克欽邦,邦首府在密支那。每年1月10日為邦慶日。

克欽邦北部18世紀起曾為華夏國領土,包含江心坡地區、坎底地區、胡康地區,但在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放棄該地區主權,故劃為克欽邦領土。1962年出現克欽獨立軍和克欽獨立組織,除了主要城鎮和鐵路沿線外,克欽獨立軍可說實際控制了克欽邦,對外貿易主要是走私玉和毒品到華夏大陸。

1994年與緬甸政府簽訂和平協定,允許克欽獨立組織可以控制克欽邦,但仍有少數克欽邦獨立軍和克欽獨立組織的成員仍不滿意,因此目前克欽邦的政局仍不穩定。

八莫,也是緬北政治、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是克欽邦的一大重鎮。位於伊洛瓦底江和太平江匯流的右岸,地當水陸交通要沖,距華夏國隴川縣章鳳鎮99公里。八莫水路南通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孟拱、加邁;公路可達華夏國怒江州的片馬與緬甸最北端的孫布拉蚌。

八莫附近的伊洛瓦底江寬800米左右,全年可通航,全市人口約7萬人。

葡萄鎮,為一盆地,是緬北最北端的一個鎮。南北長約56公里,東西寬10至15公里。除至密支那有簡易公路外,有馱運路和小路向東、向北至華夏國怒江洲的福貢、貢山和西藏的察隅等地,及向西北至印度阿薩姆地區,人口近5萬人。

孟拱,為一谷地,是緬北一交通樞紐,長約65公里,寬5至18公里。孟拱距密支那鐵路長約60公里,有通往加邁和拉班的公路。孟拱一帶地區是緬甸玉石的主要產區。

孟養谷地,長約140公里,寬6—12公里,密支那至曼德勒的鐵路由此通過。孟養東北地形平坦,多為稻田和甘蔗地,西南多為丘陵地,周圍全為柚木林所覆蓋。人口六萬余人。

密支那機場、八莫機場、葡萄機場是克欽邦與外界聯系的主要樞紐,不想被亂槍打死,乘坐飛機,無意是最安全的選擇。

就陸地交通來說,克欽邦主要依賴滇緬公路、華印公路,鐵路主要依賴曼密鐵路(曼德勒到密支那的鐵路)

克欽邦由於山脈橫亘,峰巒錯雜,峽谷河谷多不勝數,所以陸路交通異常不便,運輸主要是依靠騾、馬馱運。

只有一條鐵路,由曼德勒通至邦首府所在地密支那,全長542公里,行車20小時。

密支那距仰光的鐵路全長1784公里,從密支那往北至葡萄的公路35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