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4(2 / 2)

「不錯不錯。」魏懷稱贊道,「總算有個有腦子的,就是這個理兒,都聽明白了?」

眾人點頭:「明白了!」

魏懷有點懷疑:「明白了什么?」

眾人沉默,你看我我看你,先前最先舉手的那個紈絝弱弱道:「繼續跟著世子吃喝玩樂?」

魏懷:「……」

最終艱難開口:「也對。」

魏懷懷著復雜的心情帶著一眾紈絝踏上了吃喝玩、呸,建功立業的漫漫長路。

這群紈絝出京的消息到底沒有瞞住太久,畢竟紈絝大營里還有其他行跡惡虐的真紈絝依舊在改造中,近一半的同伴消失,自然叫他們懷疑,不過元清帝也沒指望能瞞多久,只是截斷了魏懷幾人第一時間和家人通氣的路,這些紈絝們平日並不接觸政事,連自家親爹門下都有哪些官都不知曉,何況其他各家的。

元清帝看中的便是這點,轉頭吩咐錦衣衛仔細盯著各家,看誰家會傳消息,魏懷那里他也交代過了。

他倒要看看,誰會這個時候沉不住氣跳出來。

賑災的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雖然派了士兵前去救助,但並不能事事全靠軍隊,高晏很快將災民們組織了起來,以勞力換取米面,重建被洪水沖擊的村縣,災民知曉是給自己建房,一個個干的熱火朝天。

太醫們帶著醫學堂的學生日夜不停為每位災民診治,當地剛剛新建起來的衛生所也參與其中,記者們穿梭在災區撰寫記錄一樁樁事跡,很快刊登上報。

在堤壩修復好之前,不斷有犧牲的名額報上來,若放在現代只怕整個省的官員都要膽戰心驚,但這是古代,一場戰爭犧牲的遠比這要多得多,所以盡管不斷傳來消息,卻在百姓們接受的范圍內。

再者有豐厚的撫恤金做安慰,百姓只會心懷感激。

趁著這件事,元清帝召集戶部和工部以及翰林院,抽調出十五名官員,成立水利調查團,命他們出發去往全國,勘探各地水利狀況,沿路順帶也可以對當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做一個初步調研,穿越者們雖知曉礦物分布,但畢竟隔著千百年,或許會有不同。

同時元清帝也在時報上刊登了這一消息,公開招攬民間擅地理水利之人,若有意向可來京參加調查團所出的考試,百分試卷得分九十以上者可直接加入調查團,成為其中一員,雖無品級,但也算有了官身。

一時全國各地自覺對這方面有信心的,全都趕往了京城。

全國注意力都放在洪災上,正好方便了肅王,帶著一眾部下悄無聲息對准江南鹽幫揮起了長刀。

本是夜深人靜月圓夜,揚州一處河畔此刻火光熊熊,哭嚎聲槍聲喊殺聲連成一片。

「好好好,我認栽,我認了!」寨樓上站著一個虎背熊腰的中年壯漢,原本錦綉衣裳被血漬浸染,一手捂著肩頭的槍傷,一手持刀支撐著地,神情悲憤,沖著前方嘶嚎,「肅王爺,我韓老三投降,我韓老三該死!但這寨子里的老少都是無辜的,你放了他們一命,寨子里的金銀財寶我全都給你,包括我韓老三的命!」

寨樓下一列騎兵排開,手持火銃齊齊對著寨樓,整個寨子已經全都攻了下來,只剩下這座寨樓。

肅王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