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1 / 2)

邵家不用擔心,眼下卻有件難事頗讓周中糾結。在府城那些日子,他長了不少見識。倘若接下來的三年,全靠他自學,以黔州不盛的文風,參考的學子少,中舉不難。但會試怕是不容易,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可不管你是來自學風不盛的地方,幾千人里取三百人,十比一的比例都不至。黔州歷年能中得一二個進士,已算學政教化有功。據說有好幾年黔州曾一個進士也無中。故此他最好出了黔州府去別的書院學習,或是拜得飽學之士作師。後一個機緣難尋,倒是前一個容易些,但如今家時這種情形,他那敢離家幾年。

周中思來想去,打算先在村子里開個學堂,給村里的孩子們授課,同時也家中的幾個孩子。這樣一來,村里的人只有念他好的,即便周家有行事不當,也會多包容些。

趙里正聽了周中的打算,險些一蹦三丈高,直說周中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因為送孫子上學的事,趙里正這幾日簡直是頭痛死了。家里有好幾個孫子,送了這個去那個不滿意,送了那個去這個也不滿意。若是幾個都送吧,家里又沒那么多的銀子支撐。不說每年的束,就是每年消耗的筆墨紙硯都是一筆不少的銀子。雖說想要孫子有出息,可也不想為了供孫子讀書一家子人勒進褲腰帶不吃不喝。如今聽了周的話可不是跟聽了梵音似的。

少了束這一筆開支,用些便宜的黑筆紙硯。趙家還撐得住,但村子里大部分怕是不行,也不舍。周中也想到過這些,把之前劉鵬的法子說了出來,什么鋪沙子,樹葉當紙,樹枝當筆,或是用筆沾水在木板上寫。

趙里正拍了大腿贊,「怪道大家都要讀書,讀書人就是聰明。」

周中又道:「如果有家里願意,也可以把家中丫頭送來上學。我家大丫要跟著一起上學。」

反正讀書不要錢,又不指讀著家里的女娃娃干活,讀點書總有好處,趙里正琢磨一番,把自家的閨女和孫女都算上。

趙里正紅紅火火召集村里人蓋學堂。

周家再次受到大家的熱情,連地里的活也有人搶著干,周家自己人反沒有啥活可干,把邵氏他們弄的哭笑不得。除了周氏族里,私里下埋怨周中不親近自己族人,貼外人,這么大件露臉的事交給趙家來辦,說周中是對之前族里沒有支持他讀書懷恨在心。自然這些話也傳到了周中的耳里,周中笑笑,比起一個宗族,他更希望一個村子好。

為著便宜周中,學堂蓋在村尾的一處空地。人多力量大,不過幾日,三間土坯牆茅草頂的學堂蓋好。

學堂快要建好,趙里正請周中命名。周中想了想,鋪開一張紙,在上面寫下石橋村學堂,趙里正感動不已,起先他有些擔心周中會寫上周氏學堂,又暗唾棄自己小雞肚腸。趙里正自個兒花錢請人做了塊匾,把這幾個字給刻上去。

學堂落成,周中親手掛上石橋村學堂的匾額。

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學堂正式開學了。

周中開始了夫子的生活,上晌教一個時辰,下晌教一個時辰。回到家里,他讓大娃和二娃分別叫他們的父母識字讀書。不時他要抽查,誰做得不好,都得挨手板子。

周中給家中三個小的重新取了名,大丫周守敏,大娃周守禮,二娃周守信。

日子在炎炎夏日中平靜地流走。在周中和邵氏快把邵家給忘了的時候,他們上了門,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沾著鮮淋淋的血。後來周中無數次想起那天的事,還是有些後怕,人命在這個時代竟然是如此的廉價。

那日是邵氏的生辰,又是休沐日,因是散生,周家也無甚准備。庄戶人家從不過散生,除非是家中受寵的小孩,也不過是生辰那日,吃兩個雞蛋。周家也只是打算自家人豐豐盛盛地吃一頓罷了,偏邵家上門了。邵家兩兄弟拎著東西上門祝賀邵氏的生辰,邵氏有一霎那的感動,轉眼看著跟了來的邵家的二個丫頭,立時警覺道:「你們來干啥?」

「四姐,今天是你的生辰,我們記得呢,周家沒一個記得吧?」邵發銀嘆道,「周家對不住你。」

邵氏撇了嘴,「是邵家對不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