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2 / 2)

最後的狂歡 冒雪行疆 1247 字 2022-07-13

在他聽到稚嫩少年的宣誓時,他想到了很多,如果當時他的這代人沒有就此拋棄抗爭,是不是這個國家會有些不同?如果,他肯睜開眼睛看看自己送出去的種子,是不是中國會有一些人健康的存活下來?

為什么會有理想?對現實不滿,人才有了理想。在那一刻他終於有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理想:他要幫助這個少年完成他的理想。幾乎是難以抑制的沖動之下,邱向農將這個少年寫進了名單。

邱向農是在元旦時返京的,那時的世界已經翻天地覆。

寄希望於人造子和人造卵子的國家通通陷入了慌亂,而中國有人造子宮最新技術的消息則傳遍了世界,各國首腦齊聚北京,要求分享這一技術。曾與蓋亞學院擦肩而過的美國尤其不甘,但也要耐著性子跟中國周旋,畢竟這是有關人類興亡的大事件,不是石油,不是匯率,不是人權等等可以通過戰爭來解決的問題。

每個人人生中都有幾個重要的節點,一個國家也是,中國,北京,在人類災難壓頂而下的時候,儼然成為了這個世界新的中心。邱向農帶著生物科學的主管部長紀鵬見遍了這世上的政要,笑臉相迎的背後,拉攏、恐嚇,各國手里都握著殺人不見血的武器。

這是一場名為合作的戰爭,在結盟中保持利益最大化,單單這幾個字,寫出來就是一本曠世奇書。最後,蓋亞學院還是留在了中國,不過是以危機時聯合政府的名義進行的合作;邱向農還是政府派出的代表,不過,是危機時聯合政府派出的代表,而非中國政府代表。這種名義上的改變,並不影響中國的實際利益,也不會提高其他國家的利益分成,所以尚未定案的學生配額成為了爭奪的焦點。

智商,理所應當的成了第一的准入門檻,學生身後的背景成為各國派遣學生的最主要根據。

邱向農遞上去的六十人,留下了十五個,平民出身的陳琦不僅是全國的第一名,更是全世界的第一名,這已經是對他工作的極大肯定,可他仍覺得遺憾,因為陸潛不在名單之內。不過沒有關系,規則不外人情,他可以將陸潛當成自己的學生帶到蓋亞學院去。

陸續地,名單確定到了59人,只剩了最後一個名額守墓人。

這才是人造人計劃的最終環節。一旦蓋亞學院的研究出了紕漏,人類真的在百年之後滅亡,那么就會有一個人的大腦長生在特定的機器里,一直活下去,尋找人類再生的希望,或者代替人類看守死去的文明。

這個人選只需要一個品質:堅定。堅定的相信人類的未來,相信人類的文明還不到盡頭。他不需要有過人的智商,也不需要通曉任何技術,只要他願意活著,就可以了。

這個提議來自新西蘭,非主要決策國,詩意般的殘酷,但是沒有任何國家反對。畢竟,這只是一個人的命運而已。

陸潛,成了守墓人的最終人選。

邱向農將陸潛名字遞上去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他會真的入選。他只是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為他爭取到一個編內的名額。在他當選了之後邱向農才知道,陸潛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那個孩子在一個小小的校廣播中的宣誓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傳遍了世界,在人類前途未卜的時候安撫了數不清的同齡人,甚至他與陳琦的友誼也蒙上了朦朧的色。

邱向農覺得陸潛是這場曠久的會議最正確的選擇,如果人類真的滅亡,他敢擔保,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這個位置,當然,他衷心地希望這個少年不需要履行他最後的責任,畢竟那種漫長而可怕的寂靜沒有人能想象的到。

「謾罵並不解決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為接下來的實驗爭取時間,而不是互相埋怨。」老牌帝國的首相出來打圓場,也意味著這次爭吵已經結束了。

「那邊一直沉默的凱瑟琳小姐,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她說。

「抱歉,我是行政人員,並不參與科研項目,但如果有什么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