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2 / 2)

江山多少年 大風刮過 1249 字 2021-03-25

年初四,呂先的奏折到了御前,蓼山之事已平。恆爰想著恆商不日可回京城,暫時將心中恨意難消事放了放。

年初五,刑部大婁尚書進宮向太後請安。

皇帝這些日子形容清減脾性浮躁,太後暗憂在心頭,日日思忖如何從後宮中尋出良方來替皇上寬解。大婁尚書進宮時太後正在細問小太監皇上這幾日晚上的動靜,聽見傳報後心里倒喜了一喜。來個娘家人說說話,且松半日的心。

不過來的是大侄兒不是小婁尚書,太後略有遺憾。

太後的兩個侄兒大婁尚書婁予省和小婁尚書婁予明,一個城府一個輕浮。太後和天下的長輩異曲同工,嘴上總誇那個穩重的,心里卻向著滑頭的。兩位侄兒去向太後請安時,大婁尚書從來矩禮進退,恭謹有度,不像小婁尚書時常說個逸聞趣事給太後解悶。太後閑話時曾與其兄如是說:「予明年少,難浮了些,等幾年一過年歲大了自然穩重。倒是予省,年紀輕輕就鎖著眉頭滿面勞牘,衙門里哪有這么事情要他操心,官未二品便此副模樣,三公宰相可還怎么活。」

果然,太後道了允見,小太監去傳話,片刻後,大婁尚書進殿,鳳椅前數尺循禮跪拜,太後尚未開口問娘家一切可都安好,大婁尚書抬起一張心憂天下的面孔道:「娘娘,臣有要事,需單獨向娘娘稟報。」

太後屏退左右,垂問何事,大婁尚書從袖子里拿出一副對聯恭敬呈上。太後抖開看了看,道:「哦,當是什么事兒呢,一些筆墨小事。讀書人偶爾發酸寫些牢騷句子,睜只眼閉只眼粗粗一罰就算了,別在這上頭太較真,當真要造反的就不會這樣寫了。」

大婁尚書道:「娘娘鳳察細微寬厚仁慈,但娘娘可知道,寫此對的人是哪個?」太後道:「難道此人還有些來歷?」

大婁尚書道:「此人叫程適,太後約莫聽說過。當年在民間救出睿王且同住了一年的兩個孩童,其中一個就是他。他與當年的另一人顧況去年明經科同中了末榜,曾在秘書監做過楷字。後來約莫因睿王舉薦,皇上將顧況賜封為蓼山知縣,賜程適為呂先軍中掌書。」太後的一雙蛾眉微蹙了蹙:「你這副對子,竟是從蓼山縣得的?」

大婁尚書躬身,「正是。此對是蓼山縣衙的師爺獻來,臣已派人取程適在楷書閣的筆跡核對過,確實無誤,呂先將程適派至縣衙做知會文書。」太後沉吟,婁予省上前一步,低聲道:「而且據臣所知,呂先去蓼山縣時,睿王殿下亦化名隨在軍中。蓼山縣衙內新近住著位竇公子,據說與睿王殿下形容相仿。」太後默聲不語,片刻道:「你已在查著了?」

婁予省再躬身:「是,臣已派人去軍中拿程適回刑部。」

太後道:「也罷,你就先查著吧。此事哀家去和皇上說。」

大婁尚書奉命告退,繼續撤查。

一日後,查到了程適和顧況的兩位師父劉鐵嘴和宋諸葛,得知兩人一個說書,一個算命。

再一日後,婁予省稟報太後,近日京城小兒游戲時常唱一首歌謠,「新年初,月彎彎,彎彎待十五,十五話團圓。燈籠滿城掛,煙火天明前。」

又一日,婁予省再稟報太後,程適與顧況與程太師和呂太傅分別同鄉且同村。

等到了正月初十,太後方才覺得該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