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字卷 第五十四節 冉冉升起(2 / 2)

數風流人物 瑞根 1641 字 2020-05-27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個號稱永隆五年春闈大比傳奇人物的年輕人,甚至壓倒了號稱京師三大才子並在永隆五年春闈大比中勇奪榜眼的楊嗣昌,嗯,也就是楊鶴的兒子。

甚至三鼎甲都遠沒有這個只是二甲第九的家伙名聲大,青檀書院現在的名聲力壓崇正和江南的白馬、崇文書院,很大程度也是這個家伙掀起的一輪又一輪風波。

柴恪很信奉一個道理,一次兩次可以是偶然,那么三次五次,那就是必然了,這個家伙能三番五次在青檀書院和會試殿試乃至庶吉士館選中勝出,雖然兩位閣老對其都有不同看法,但是都不能壓住對方,那絕非什么運氣和偶然,那只能是實力使然。

「學生馮鏗(鄭崇儉)見過張大人,楊大人。」馮紫英和鄭崇儉二人規規矩矩的上前見禮。

昨日一直等到天黑也沒等到消息,後來才知道殿前的討論一直持續到晚間,而且發生了激烈爭論,內閣缺人,兩位閣老都是態度不一,導致遲遲拿不出方略來,所以才會拖到今日午間來召見。

耿如杞也提前和二人說了,柴大人和楊大人以及包括龍禁尉、兵部等可能下一步就要組建起西征平叛的班子要聽一聽兩個月前他們如何判定寧夏鎮會有叛亂的這個預判,依據和理由,以及當下有無更好的建議。

對於馮紫英和鄭崇儉二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在一個正式場合下展示自己,而非書面文章,這種場合展示能更直觀的表現自身才華,給大佬們更深的印象。

「唔,你就是馮鏗馮紫英?」柴恪其實也對馮紫英有些了解了,官應震專門向其推薦過馮紫英,在信中對馮紫英的政治敏銳度和觀察判斷能力極為推崇,甚至到了一種諛誇的地步,這讓柴恪對此也有些膩歪。

但他也知道自己這位老鄉不是那等虛言大話的人,但再說是你得意門生,也不至於這般過分才是,當然他也承認這個家伙應該有些本事,就憑能折騰出這樣一份《內參》來,就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

但寫文章也好,新想法也好,柴恪更看重的還是在實際事務中的判斷分析和解決處理能力,對於這等慣於處置時政要務的他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正是。」馮紫英規規矩矩的回答。

柴恪又問了鄭崇儉。

「這篇文章當初我就看過,當時我有些觸動,但是沒想到局面居然會按照這篇文章猜測的演變下來,雖然在理由上不盡一致,但是很多根本原因卻是准確的,……」

柴恪目光深沉如秋日樹林中的陰影,「缺糧缺餉,這肯定是主因,但是是三邊四鎮都缺,為什么其他三鎮沒有出,或者狀況沒有這么糟糕?

「你們兩位,一個是在兵部觀政半年了,一個是翰林院中創辦了《內參》,這篇文章也是你們合作而成,肯定是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我希望你們兩位不要拘泥於固有的窠臼,更直白更尖銳的談一談,情況都已經糟糕到不能不再糟糕的地步了,都察院和龍禁尉也都有人在,所以沒有必要藏著掖著遮掩著,都抖落出來,或許你們沒有那么多束縛的建議比兵部職方司搞出來的老套路更有價值意義呢?」

也只有這位右侍郎才能毫不客氣的譏諷兵部職方司的表現,這讓耿如杞也有些臉紅憤怒,雖然他升了官也只是一個員外郎,並不是他的責任,但他還是覺得難受。

「誰先來?」

「學生先來吧。」鄭崇儉坦然道:「《內參》那篇文章是我和紫英寫的,但是更多的還是紫英的一些判斷,我也有一些分析,這都是在職方司相關塘報基礎之上進行的,耿大人也給了我們很多指點,實際上,寧夏鎮的情況我們認為和甘肅鎮、榆林鎮相比還是有些一些較為特殊的方面,這很可能是這一次叛亂發生在寧夏鎮而非其他鎮的主因,……」

柴恪和楊鶴都聽得很認真。

鄭崇儉的介紹言簡意賅,十分精煉,一盞茶工夫就說清楚了,但幾乎每一點都很有意義。

比如寧夏鎮的時任總兵石光珏表現低劣愚蠢,比如寧夏鎮的投誠蒙古籍兵將比例過大,與河套韃靼人關系曖昧,比如寧夏中衛守將也就是叛亂首領劉東暘十年未曾調整換崗。

鄭崇儉特別提到了,處於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三鎮交界節點的大小松山地區,地理位置尤其重要,雖然在固原鎮和甘肅鎮控制之下,但是劉東暘所在的寧夏中衛士卒卻經常出入大小松山地區,對大小松山的確十分熟悉,而且還做過一些針對性的軍事准備,這本來早就該有所防范,但是甘肅鎮和固原鎮卻都沒有覺察到異常。

「……,可以說寧夏鎮實際上在半年前就已經有了諸多可疑跡象,如果不是扯力克突然去世導致土默特人混亂,只怕這場叛亂還會來得更早,三娘子因病卧床,其手中權力和兵力實際上已經被其孫素囊台吉控制,而素囊台吉一直試圖取代長期在西海游盪的卜石兔,……」

鄭崇儉的話讓柴恪和楊鶴都是興趣大增,這個鄭崇儉都能表現如此突出,讓人耳目一新,馮紫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