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一百二十七節 擦邊球(2 / 2)

數風流人物 瑞根 1548 字 2021-01-10

葉向高目光掃了一圈,「這不是理由,朝廷如果聽任這種事情發生,那將國將不國!」

話說的如此嚴重,但是真正落實到具體如何來處置,卻也是一件難事,但這和昌黎大戶們有無關系?各自心里都有一桿秤。

「現在要借調薊鎮兵也有難處,從邊牆外草原上傳來的消息,林丹巴圖爾這一次野心頗大,可能是內喀爾喀態度較為恭順,甚至連外喀爾喀也被林丹汗說服勸誘動了心,會派兵過來,一旦真的南侵,可能會是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南侵。」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張景秋插話道:「這種情形下,尤世功還在向遼東那邊調兵,根本沒有余力來管地方上的事兒,若是兩三百人小股兵力,恐怕對付這種海上來一擊便走的倭寇,用處不大,甚至稍不注意還有可能被敵反噬。」

葉向高皺了皺眉,軍議不適合當著馮紫英這等外官商議,哪怕馮紫英父親就是薊遼總督,對這等情形更清楚,但規矩不能壞,這讓他對張景秋更不滿意。

張景秋這么說自然也有其道理。

馮紫英和薊鎮關系密切,從眼下的態勢來看,蒙古左翼南侵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薊鎮可能要面臨的壓力相當大,但兵部恐怕只能力保順天府一線,要確保京師城不受威脅,不能形成前明也先率領韃靼諸部進逼京師的局面,那么很有可能就會放棄永平府,起碼不會在永平府的防御上傾盡全力。

可馮紫英是馮唐獨子,若是在永平府任上有個三長兩短,那么馮唐肯定會遷怒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未來自己這個兵部尚書要想兵力調動和戰事籌備上得到馮唐的支持更是想都別想了。

所以他要提醒一下馮紫英,不要一門心思只想著建功立業,要有完全准備。

「軍議我們日後再議,紫英,惠民鹽場的事情永平府需要重視,這是朝廷賦稅根基所在,若是任其為所欲為,只怕後患巨大,你們永平府有什么考慮么?」看到了葉向高陰沉下來的臉色,李三才很知趣地接上話。

張景秋不太服氣他這個分管軍務這一塊的閣老,李三才也很清楚。

本來都一樣是六部尚書,甚至張景秋擔任尚書時間更早,也是皇上十分中意的人選,可最終卻是自己上位了,要讓張景秋心里舒服,誰也做不到。

但李三才不認為自己就比張景秋差。

自己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干起來的,你張景秋在南京賦閑時,自己早就在各個崗位上輾轉操勞了。

單單是漕運總督上做出來的成績,李三才自認為歷任漕督中,就沒有幾個比得上自己。

好在張景秋雖然不太服自己,但是大事上還沒怎么拖後腿,表面上關系還是能維系得過去,大家也都各自保持著幾分顏面。

「道甫公,說實話,還真有些棘手,本想先調查一下,看看里邊究竟有什么內情,但是今年也是多事之秋,就像剛才張大人所說,蒙古人南侵在即,永平府首當其沖,興許我們一年努力都有可能白費,但是總不能因為蒙古人要南侵,我們現在就什么都不做吧?」

馮紫英苦笑著道:「但如果要解決惠民鹽場背後倭寇的問題,肯定需要兵部的支持,所以今日我也當著諸位大人請求兵部能給一個便宜行事的許可,到時候如果有求於駐軍時,請兵部下令給予配合支持。」

這一點倒是沒問題,幾位閣老和張景秋都點頭認可。

這一場文淵閣問政顯得有些波瀾不驚,馮紫英自己都覺得寡淡無味。

也許就是一個好奇心,內閣諸公對於自己一個剛從翰林院出來的毛頭小子去去了永平府攪起這么大馮郎頗感好奇,加上一些出人意料的動作,所以讓他們有些好奇吧,但問了之後好像覺得也不過如此,心里反而踏實了。

馮紫英要的也就是這個結果,他可不希望自己被一干人視為另類,自己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規則以內,頂多也就是擦著規則邊沿的事兒,這也是齊永泰和喬應甲再三叮囑自己的。

無論如何絕才驚艷,無論如何才高八斗能力超群,只要不去捅破規則底線,朝廷都不會容忍,現在的自己,還不具備打破規則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