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1 / 2)

中不斷翻找著,終於找到了一小片涼粉。

看來,只要起個好名字,再加上很多花俏的點綴,就能變得高大上起來。

涼粉一毛錢一海碗,夏小語和奶奶各要了一碗,拿起陶瓷勺子吃起來。

吃完涼粉,夏小語和奶奶還在鎮上逛了一會兒,夏小語發現,這個時候,鎮上是沒有乒乓糕賣的,後世,石亭鎮可是整個郅江市賣乒乓糕的主要根據地,哪怕是郅江市市區的人,也會開著小車到石亭鎮吃乒乓糕,因為乒乓糕吃了實在是太解暑了。

乒乓糕是用乒乓子做成的,不是石亭鎮的原創,石亭鎮是在廣東,而乒乓子是廣西那邊傳過來的。

這個時候,男人娶老婆比較難,於是有很多人娶廣西那邊來的老婆,也聽過許多廣西老婆逃跑了的例子。

不過其中有個男人,家住石亭鎮邊上的村落,娶了個廣西老婆,那個女人沒有嫌棄那個男人家里窮,不但沒有逃跑,還從娘家拿來好多乒乓子,做成乒乓糕,讓那個男人到鎮上賣,從此以後,夫妻倆白天擺攤賣水果,晚上擺攤賣乒乓糕,家里也還種田,日子漸漸好過起來,後來蓋起了小洋房,生了一對兒女,生活幸福。

隨著他們開始賣乒乓糕,鎮上其余的人也開始留意到了這商機,都到廣西去買乒乓子回來做乒乓糕賣。

乒乓糕是好吃,就是怕不衛生,它和涼粉不同,最後一道工序不需要煮開水,而是用涼水沖制而成。本來應該用礦泉水、純凈水或者涼開水沖制,但是很多人為了圖省錢省事,用的是沒煮開的井水。

夏小語心里想著,是否自己可以做乒乓糕來賣?其實乒乓糕的制作眾所周知,利潤也高,只是現在乒乓子難弄到。

想了一會兒,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年紀太小,還讀著書,不適合折騰這種飲食生意。

夏小語跟著奶奶到市場去,買了些魚和肉,就走回村里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在讀書的同時,夏小語又賣了幾回兔子,賣了一窩小雞,兔窩中的公兔和母兔已經不是過去的那些,早就換成新的一批。每隔三四個星期,夏小語就和奶奶把做好的一些布藝品送到紅姨的文具店寄賣,單是布藝品,每個月都有一百多元的入,比得上一個普通人在外面打工的入了。

在這個學期,夏小語感覺非常輕松,每天上課時只要坐在那里,該讀書時讀書,該寫字時寫字,有空閑的時間,就坐在那里思考筆記本上的題目,一道題目不長,記在心中慢慢思考就好,倒是也沒有引起周圍的人的懷疑。

在這過程中,學校要求定做校服,給所有同學都量了身高,要三十元一套,有一小部分同學沒有給錢,就沒有校服穿。夏小語本來也不想定做校服,但是奶奶聽周圍的孩子提到這事,就把錢給夏小語帶去交給老師。

因為孩子們成長得快,所以班主任主動把每個學生的碼數報大了一碼。沒過多久夏小語到了一套長袖的運動校服,紅白相間,穿上去雖然大了一點,但是看起來也還不錯。

很快就到了期末,夏小語在這個學期的表現非常好,無論是朗讀寫字,還是算數,都遠遠比班上的同學要強,老師們也很喜歡這個好學生。

期末考試,毫無意外,雙百滿分,獎狀也拿了好多張,還獎勵了三個筆記本和兩支鉛筆。

開始放寒假了,夏小語不用上學了,就只在家里忙活著。臨近春節,夏小語又賣了一批小兔子,同時也到紅姨那邊送了一大批布藝品。布藝品是夏小語特意在放寒假後趕出來的,除了之前的那些物件,還做了很多紅色的可愛小布偶,里面填上用不到的小碎布,也算是物盡其用了。春節前後客流量比較多,多做些布藝品比較好。

這個年代的布娃娃,夏小語見過,是用海綿碎塊和棉花填充的。夏小語不是主要做這個,再加上自己做的布偶都是很小的,不需要太多填充物,之前做鉛筆袋等剩下的布料,扔了可惜,用來做填充物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