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3(2 / 2)

為此,蘇聯人也將大量的兵力,全都集中到了烏蘇里斯克地區,完全放棄了和朝鮮交界的狹窄區域,並加強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防御兵力,要求所有的部隊,二十四小時做好戰斗的准備,戰斗機隨時能夠起飛作戰。

甚至還有蘇聯將領提出,主動出擊,趁著第三戰區還沒有站穩腳跟,率先出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這樣的提議,是不可能通過。

哪怕蘇聯再懷疑紅警帝國的動向,但是在沒有明確的情況下,蘇聯也敢主動進攻,因為蘇聯已經惹不起了。

而第三戰區依然不緊不慢的准備著,一個月的時間中,在第四戰區和大量運輸艦的幫助下,第三戰區的大部分主力,全都抵達了朝鮮。

空軍是最早抵達的,直接在太平洋的各個空軍基地轉場飛行,快速抵達朝鮮,進駐到清津和羅津地區的空軍基地。

以地面作戰為主的第三戰區,地面主力部隊也都是陸續抵達。

第三戰區的地面作戰總兵力三十五萬,由十八個主力師組成。

這十五個主力師包括了八個重型裝甲師,兩個空中突擊師,兩個空降師,六個機械化步兵師,兩個山地叢林作戰師。

陸軍空中作戰與後勤部隊,同樣隸屬於陸軍作戰指揮的還有四個空中騎兵師,以及四個戰略運輸機群,兵力規模只有五萬人,但是戰斗力超強。

空中騎兵師和空中突擊師是不同的作戰部隊,騎兵師是清一色的武裝直升機,遂行直接作戰任務,裝備了大量的武裝直升機,承擔戰場空中突擊任務以及縱深救援打擊任務。

而突擊師,則是裝備了運輸直升機,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武裝直升機,以運送士兵前往戰區作戰為主,屬於兵力投送部隊。

第三戰區目前已經完全實現了現代化升級,所有的部隊全都換裝了新的裝備。

隸屬於第三戰區的空軍部隊也是如此,除了保留一部分的第一代戰斗機之外,剩下的也全都換裝成為了第三代戰斗機。

因為先進戰斗機的強大作戰能力,因此換裝之後第三戰區,所擁有的空軍戰機,規模也縮減到了只有目前的四百架不到。

四百架第三代戰斗機,其作戰能力,已經是相當的可怕了,足以橫掃全球各國的所有空軍。

也能夠滿足目前戰區地面作戰的需求,掌握制空權是完全沒有問題,還能夠愉快的支援地面作戰。

而第三戰區,還會繼續加強第三戰區的現代化空軍的規模,戰斗機的數量會增加到最少八百架的規模。

同時,第三戰區的轟炸機部隊,規模也很龐大,雖然只有不到八十架同溫層要塞轟炸機,但卻擁有上千架的空中要塞轟炸機。

也是因為龐大的轟炸機規模,加上現代化戰斗機的保養工作,使得第三戰區的空軍部隊,其兵力達到了十萬的規模。

而且第三戰區的五十萬兵力,還不算上隸屬於最高統帥部後勤總部的後勤部隊,也沒有算上總部直屬的工兵部隊,通訊部隊,海上支援艦隊,否則的話,兵力分分鍾突破八十萬的規模。

第367章出兵蘇聯前夕

烏蘇里斯克,二戰的時候,這里叫做伏羅希洛夫,在中俄北京條約簽署成為俄羅斯領土之前,這里又叫雙城子。

雙城子,其名源於明代的雙城衛。以其東、西兩城並存而得名,東城叫「富爾丹」,西城叫「朱爾根」,相距約四里。

雙城子是東北開發較早的城市,在9世紀中期,雙城子之地是渤海國的重鎮,虞婁世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