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4(1 / 2)

,在這個時候能夠被看重,並不是他的指揮才能,而是他的鐵血手段。

擋住敵人不需要太強的指揮才能,而是寸土必爭,讓士兵們無法後退。

這也是赫魯曉夫在斯大林格勒最好的成績,遠東的局勢,凶險也明顯超過了斯大林格勒。

在赫魯曉夫坐上火車的當天晚上,就到了來自遠東的信息。

烏蘇里斯克被紅警帝國攻占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也全都被敵人包圍。

戰爭從爆發到現在,才過去的三天的時間,總共五十萬的軍隊被殲滅,當中有三十五萬的蘇聯部隊投降。

火車上的赫魯曉夫也直接擔負起遠東方面軍最高指揮的責任,快速下達了好幾個命令。

第一個命令是對遠東方面軍所有投降將領的家人處置命令,這些將領的家人,將會被送往西伯利亞各個地方的礦產,當作勞力。

那些軍官的家人,以及所有可以搜索到士兵家人,也全都包含在這個命令之內。

第二個命令是要求遠東方面軍,所有的士兵,全都集中到共青城和伯力。

面對紅警帝國強大的海軍,蘇聯根本無法救援符拉迪沃斯托克,因此完全放棄了這個港口,將兵力集中到伯力。

並不是赫魯曉夫不願意救援,對比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價值,伯力的價值才是蘇聯人現在最急需的。

伯力是蘇聯在遠東的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和共青城一樣,是蘇聯在遠東的戰爭命脈。

這兩座城市,是蘇聯在遠東礦產儲備和開采量最大的城市,戰爭爆發之後,蘇聯加大了對這兩座城市礦產的開發。

毫不客氣的說,這兩座城市開發的礦產,是蘇聯戰爭的主要支撐之一。

大量來自蘇聯內部大清洗和戰爭中投降將領和士兵的家人,也都是在這兩個城市之中當勞力,加上各種原本的礦產工人,兩座城市的勞工數量都在百萬數量上。

每天開采的各種礦產,都會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工廠,加工,制造,變成武器走上戰場。

赫魯曉夫很清楚,自己的責任不是反擊擊敗紅警帝國,而是守護這兩座城市,保證戰爭的繼續,等到蘇聯打敗了德國,那才是反攻紅警帝國的時候。

赫魯曉夫雖然不是一個軍事家,但是他卻是一個明白人,華西列夫斯基都在遠東折戟沉沙,他自認為自己在軍事才能上比不過華西列夫斯基,因此對自己有很清晰的定位。

列車上,赫魯曉夫簽署的第二個命令是,在遠東就近,組建大量的游擊隊和征召更多的軍隊。

征召的范圍從中西伯利亞一直覆蓋在遠東,要求所有的農場,只留下婦女和兒童老人,剩下的所有人,全都必須強制入伍。

赫魯曉夫打算在將伯力和共青城,打造成為遠東的斯大林格勒。

只要堅持到了冬天,蘇聯人也能夠緩一口氣,因此接下來的幾個月就十分的關鍵了。

在赫魯曉夫開始走馬上任的時候,第三戰區切斷了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間聯系,也展開了對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面進攻。

海上登陸,立體攻勢,地面合圍,確打擊下,蘇聯人武裝起來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只是幾天的功夫,便被瓦解。

要塞上的防御,全都被摧毀,港口被攻占,蘇聯海軍所有的戰艦也都被擊沉。

原計劃半個月的作戰,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符拉迪沃斯托克便已經被攻占了下來。

里面的幾萬蘇聯部隊,大部分都選擇了投降。

第三戰區也終於可以擺脫從朝鮮過來的後勤,直接可以從海參崴得到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