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6(1 / 2)

度,因為要發射的這七百顆衛星,都是處於同一個高度的軌道上,不需要太空艙依靠自己的動力改變軌道。

將多顆不同的衛星,釋放到多個不同高度的軌道上,甚至會直接送到同步軌道上,這才是更難的技術。

而這個技術,中美俄和歐盟也都已經掌握。

印度的那種一箭多星,雖然刷新了一箭多星的紀錄,但是技術含量較低。

如果未來科技集團借助這一級別的運載火箭,也完成一箭多星,不同軌道高度的確投放,也無法一次性搭載七百顆如此龐大數量和質量的衛星。

然而無論技術難點的高低,光是如此大的運載質量和如此龐大的數量,也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完成的,哪怕美國也是如此。

只要此次發射能夠成功,便足以讓未來科技集團的衛星發射技術,超過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和一個國家。

在發射控制中心內,這些在全球科技領域相關企業的大佬等待中,運載火箭發射的時間慢慢臨近。

下午一點半的時候,發射控制中心,也開始進行了發射的十秒倒計時。

零秒,火箭點火成功,龐大的運載火箭,噴出了灼熱尾焰,地面上霧氣彌漫,快速的覆蓋了火箭的身體,但是很快順利起飛的火箭,便突破了煙霧的封鎖,如利劍直插天際。

以此同時,中美俄三國的天際警戒衛星,也都快速發現了此次的衛星發射。

並且也同時接到了未來科技集團的通報,這是未來科技集團的在發射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快速的升空,飛行姿態始終都十分的穩定,幾分鍾之後,運載火箭將太空艙運送到距離地面兩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

運載火箭和太空艙分離,太空艙本身的推進器點火並改變飛行姿態,同時釋放出了所攜帶的第一顆衛星。

此時,完成運載任務的運載火箭,在與太空艙脫離之後,保持著之前的飛行姿態,運載火箭的平衡翼打開,朝著印度洋的方向落去。

在發射控制中心的主要顯示器上,也全都顯示了運載火箭的下落過程。

高度快速從一百五十公里降落下來,在進入大氣層之後,與大氣層產生了劇烈的摩.擦。

現場在觀看的馬斯克等人,也都是一臉緊張。

因為他們發現,這個火箭回技術,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困難太多了。

獵鷹火箭的可回,也只是回第一級的火箭,但是人家卻是回整個高達九十五米的運載火箭整體。

並且是直接從太空之中降落到地球,無論是難度還是技術高度,都不是獵鷹火箭都能夠比擬的。

降落的運載火箭,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隨著運載火箭的推進器重新點火,因為下落速度的降低,摩.擦強度逐漸降低。

原本快變成火球的運載火箭,也清晰的出現在畫面上,而速度依然很快的朝著下面一望無際的印度洋落下。

此刻,在印度洋上,一艘專門回運載火箭的泊船,早已經在印度洋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