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1 / 2)

[綜]阿波羅 千山踏歌 1243 字 2021-04-07

子作為傳承者看中了,那就有相當大的幾率要去面見那兩位聖人,我可不想去賭一賭他們能不能找出我來……」

也是好大臉,好像說得只要他想,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被錄一般……而他之所以會選擇截教,也和所謂的教義、所謂的三清的行事風格等等等等之類的毫無干系!

只不過是因為最好混進去罷了。

「既然闡教進不去,」黑羽語氣涼涼道:「那你就選擇從西岐入手,那現在是發生了變數么?那伯邑考是怎么回事?」

「還能怎么回事?」魔祖的輕輕吸了口氣:「就那位『伯邑考』的架勢看來,他所代表的運道,建立起一個幾千年的人間皇朝都是綽綽有余了!」

作者有話要說:將上一章的「皇帝」改為「皇者」。

=====

有關商朝書寫,看了小天使們的評論,我就去查了一下:

一、紂王一見,神魂飄盪,陡起淫心。自思: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並無有此艷色。王曰:「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取將來,獻與紂王。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封神榜》明許仲琳

=====

有這個就行了,以下皆為叨逼叨。

=====

二、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些文飾的點的筆往往帶有挑鋒,橫線的筆則往往有蠶尾;長線條飽滿圓潤,一眼就能看出毛筆的蹤跡來。在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可尋得些許毛筆的痕跡。1936年出土一件朱筆書寫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筆跡流暢,婉轉自如,只有富有彈性的毛筆才能達到這樣的藝術效果。

毛筆易折易損,難以保存,因而古筆很難覓見,迄今未發現西周以前的毛筆實物。《毛筆——中國獨有的文化發明》胡憶紅(《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07月11日第07版))

三、筆不始於蒙恬明矣。或恬所造,於前人,遂獨擅其名耳。《陔余叢考》清趙翼

四、筆在我國商代之前稱謂「聿」。到周朝時,在吳國稱「不律」,在燕國稱「弗」,在楚國仍沿用「聿」的名稱。到秦朝統一巾國之後,蒙恬改進制筆工藝,始造「秦筆」,並「書同文字」統一造字標准,方稱舊「筆」。《大眾標准化》1996年03期

五、有人估計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炎帝、黃帝時期就出現了毛筆。張華《博物志》也有「舜造筆」的記載。另外在出土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許多繪陶器上,表面所繪的動物圖案及幾何紋飾;明顯地呈現出用毛筆畫寫出來的痕跡。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出現了毛筆的痕跡。據《田骨學商史編》記載,從殷墟出土的三塊牛胛骨板上,有幾個用毛筆寫成的文字,以及一些龜甲片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這些文字尚留有施朱塗墨的痕跡。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又具有相當多的「聿」字,由此可以這樣斷定,早在商代以前,我國就已有了用毛筆書字這個事實,現在文學界也大多持這個觀點。《導游基礎知識:中國文房四寶筆》

六、甲骨文「冊」字,象形為竹簡,至於甲骨的使用,主要是用於祭祀、占卜之類。網上隨便搜的

=====

感謝:

涯鉞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2-2608:54:08

水宛月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2-2701:14:04

我的小寶貝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2-2708: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