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200 字 2020-06-02

見形勢不對,一旁的人連忙將李粱二人抱住分開……

成公英站在原地,眼見好好的一場戰前會議變成了一場鬧劇,怒火攻心,自己又要借這些西涼部將的力量,因此罵又罵不得,打又打不得,只能是硬生生的憋著。或許是大帳內火把燃燒,氧氣稀薄,或許是血壓一時太高控制不住,成公英只覺得眼前一陣發黑,站立不穩,便仰後而倒……

………………………………

街亭。

事情雖然緊急,然而不能因為事情急切,就亂了章法,因此大軍行進也依舊按照正常的速度,並沒有急行軍趕路。

賈詡帶著先頭部隊已經進了番須道,而斐潛則是領著騎兵中軍,在番須道西口稍作修整,等待前方的回饋。

番須道的西口,便有一個著名的地點,嚴格來說,現在並不著名,因為豬哥北伐才聲名遠揚的地方,街亭。

街亭位於番須道西口,原有一個古城,但是已經是荒廢許久,城郭破壞,不堪使用了。

既然到了這里,斐潛也專門進了這個荒廢的古城內轉了一圈,看了看小城當中存留的那些殘檐斷壁,發現這個古城其實並不像自己原來所想的,是戰爭中被損壞的,而應該是斷絕了水源而不得不主動廢棄的。

因為漢初的那一場地震,不僅震斷陳倉道,也改變了西漢水的流向,甚至變化了地下的一些水脈,導致原本應該是從街亭之北起源的清水河,異動到了南面,而古城之中的水井自然就干涸了,取水就要到十余里之外的清水河才行,這對於漢初的民眾來說,無疑就是一場沒頂的天災,只能是放棄街亭此處,另尋他處謀生。

正是因為如此,番須道口並不是一個適宜立寨駐扎的地點,李儒的營盤也沒有立在缺水的街亭處,而是立在了街亭古城南十里,清水河的源頭之處,為的便是取水的方便。

但是問題是,一輩子都沒有來過街亭的馬謖,並不知道街亭缺水啊……

甚至有可能連豬哥都未必清楚。

「文優,若是統兩萬步卒,於此處迎關中之五萬長襲騎兵,應如何立寨?」斐潛站在破損的街亭古城之南,望著遠處的番須道口,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忍住,指點著問李儒道。

「兩萬步卒?五萬敵騎?」李儒掃了一眼斐潛。

斐潛明白李儒的意思,便補充說道:「兩萬步卒不求全勝,僅求阻敵,先至一二日於此。五萬騎於關中長途奔襲而來,人馬皆竭。」

這樣才有的比較么……

在斐潛補充說明下,李儒方點點頭,雖然不完全明白斐潛為什么會突然提出這么奇怪的問題,並且還有精確的兵卒對比和戰場情況設定,但依舊是思索了一下,沙啞的笑了笑,說道:「若某統領步卒,純為阻敵,便於入番須道內立寨,營寨之中可堆積柴薪,誘敵破寨,先燒上一波再說!」

斐潛一愣,便哈哈大笑起來。

果然,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李儒的這個應對辦法,只能是說的確很李儒。番須道雖然西口較大,但是有兩萬人,又是早到一二日,多少可以在道中立起一個頗像樣子的營寨,而對方便不得不攻。

然而一攻,便中了李儒圈套,這火一放,一則可挫敵方銳氣,二則焚燒的營寨自然也就阻斷了對方繼續進攻的線路,至少等到火焰熄滅,便又多出了兩三天,然後又面臨著下一個營寨的時候,敵方必然縮手縮腳,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

唯一的問題就是木材和立寨的工具,雖然有些難度,但是隴山之上樹木並不是很缺,加之有兩萬人手,若是組織得當,如此一來,阻攔上十天半月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老天不長眼,偏偏下雨,那就沒話說了。

李儒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的看著番須道說道:「將軍所慮,也頗有道理。若是吾等退關中,西涼諸將於道中立寨,多少也是麻煩……」雖然羌人胡騎並不擅長於立寨,但是確實依舊有這種萬一的可能性。

斐潛聞言,笑容不由得略僵了一下,然後便轉移了話題,說道:「若是如此,文優定有計策,某便無需復言……嗯,某聽聞韓文約於羌人之中,名望頗高,不知文優可知其故?」

李儒沙啞的笑了笑,說道:「羌人雖不通經義,然重情誼,韓文約頗有廚風,若有困苦,便解囊濟之,羌胡感其恩德,便得其名也。然斗米養恩,石米養仇,以財貨謀恩仇,終有其盡也。」

斐潛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胡人確實是這樣,就像是劉虞,在幽州也頗有聲名,然後被公孫瓚殺了,在幽州的烏桓人等,也因此反對公孫瓚,加入了袁紹的旗下。

當然,也許是袁紹這一桿旗幟看起來比公孫瓚光鮮亮麗得多的原因。

「……冀北,公孫恐時日無多矣……」想到了劉虞公孫瓚,斐潛自然就想起了冀州袁紹,「今年末,或是明年初,屆時袁本初便可坐擁冀幽,左納烏桓為騎,右協青兗之兵,或南下,或西進……故而隴西此處,不宜滯粘,應速斷之。」

李儒聞言,沉默片刻,認真的朝著斐潛拱拱手,說道:「將軍遠慮,文優知之。」

現在攤子有些大了,還是先收一收,穩一穩,至少將內部的那些隱患清除掉一些再說,否則要是再冒出個鄭氏第二,或是呼廚泉第二的人物出來,就難以處理了。

番須道口奔出了前部的兵卒,搖著藍色的旗幟,表示一切安全。

斐潛朝著李儒點點頭,然後揮揮手,下令後部騎兵開始進入番須道。

「如此,隴西之事,便托付文優了。某即刻啟程了,文優留步。」

反正像李儒這樣的聰明人,根本就不需要過多的交代或是囑咐什么,因此斐潛也就沒有再繼續在隴右具體的策略上多言什么,謝絕了李儒繼續相送,徑直打馬,帶著黃旭等親衛,往番須道而去,跟著大隊人馬,前往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