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3章勝者不勝,敗者不敗(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558 字 2020-12-23

斐潛看著諸葛亮,微微笑著。這小子,一身月白色,清冷禁欲少年蘿卜頭模樣,想必是不少腐女的心頭好。

也曾經有人對於劉備是不是真的三顧茅廬存疑,懷疑是羅老先生自我替代的時候的文人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但是斐潛覺得么,三顧的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甚至有可能是更多次,畢竟三六九這些數值在文章之中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不是實指。

歷史上的時候,諸葛當年在荊襄也是混了很長時間,所以有些名頭理所當然,而劉備當時在一個迫切需要得到士族支持的窘迫境地之中,頻繁的探訪荊州那些在野或是半在野的賢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樣,諸葛亮當時已經算是大齡青年了。在平均年齡基本上都是四十左右的漢代,諸葛亮確實也沒有多少時間繼續玩種田游戲了。甚至建功立業的願望比起一般人可能還要更加的迫切,因此才會在劉表當時剛死,劉備還惦記著自己名聲的時候,諸葛亮就建議拆牌坊了……

現在,劉表顯然並不能像是歷史上堅持那么長時間,但是面對著同樣一個事情,白蘿卜版本的諸葛亮似乎也選擇了同樣的事情,建議讓斐潛去替代劉表的位置,維護荊州的穩定。

歷史上劉備是不是真心在意牌坊,斐潛也不完全清楚,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劉備當時沒有那個實力去按住荊州內外活蹦亂跳的家伙,而現在的斐潛若說是真想要彈壓,多少還是壓得住的,只不過是付出和收獲會很不相匹配罷了。

歷史上劉備得了荊州,那是事業的開端,現在斐潛去獲取荊州,那就是事業的累贅……

斐潛倒是不在意牌坊的問題,他只是純粹的站在戰略的角度來考慮,之前諸葛亮的建議,讓他替代劉表入主荊州,在戰略角度來說,著實有些弊大於利,但是在情感角度來說,斐潛又不能表現得那么殘酷,畢竟斐潛在荊州多少也是有些聯系的,一些基本盤面,不能說丟就給丟了。

所以只能是像是大多數競技比賽一樣,先保平,再求勝,別搞莽一波。

龐統也是下場比賽的其中一員,所以他能理解。

諸葛亮則是觀眾,雖然理解,但不一定願意接受。

畢竟現在諸葛亮和龐統有些不一樣。

龐氏現在和黃氏,已經主要將產業轉移到了宛城一帶,即便是荊州分裂,亦或是陷入戰亂之中,實際上對於荊州北部南陽宛城這一帶,還是比較有保證的,不至於影響太大,所以龐統對於荊州是否完整,以及荊州歸屬問題等等並不會有什么必須要這樣,或是要那樣的想法,比較容易接受斐潛以整體戰略為考量的思維模式。

所以龐統說,他沒問題。

但是諸葛亮有問題。曹操搞了諸葛原本故鄉,現在又來搞諸葛第二故鄉,也不怪諸葛一生曹黑,死命也要掐著曹氏揍。斐潛可不想沒做好諸葛亮的工作,然後諸葛亮覺得斐潛這個人無情冷酷無理取鬧……

『春秋戰國之時,晉楚有三戰……』斐潛緩緩的說道,然後看了看白蘿卜頭,然後才繼續說道,『戰之勝者,不為勝,戰之敗者,不為敗,孔明以為然否?』

諸葛亮略微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說道:『然也。將軍所言甚是。』

『孔明且言之。』斐潛說道。

諸葛亮聲音清亮:『春秋之時,周王衰微,諸侯互伐,禮盡廢也。之時,楚國勢強,兵馬多盛,欲圖中原,必然北上。晉文公臨政,勵精圖治,亦欲重振晉國之威,故晉楚之爭,乃必戰之。』

斐潛微微點頭。

『晉楚首戰,乃於城濮。』諸葛亮繼續說道,『晉軍以少而勝多,以簡而勝繁,以退而勝進,以專而勝分,故而一戰而定霸主之位也……』

諸葛亮看了一眼斐潛,然後說道:『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於踐土建行宮,尊襄王而獻虜,雖說得封於侯伯,聚而盟約,然……故而,勝戰而不為勝也……』

『邲之戰,亦如是。晉軍之帥,雖知不可以戰,然戰之……』諸葛亮顯然對於這些事情非常熟悉,說的時候如數家珍,『臨戰之時,晉軍無力駕馭跋扈之將,遲疑寡斷,和戰不決,臨戰不備,自然是受制於人,以致大敗。此役畢,晉楚更替,楚得霸權,庄王一飛沖天,其鳴聲遠……然,楚國偏離中原,風俗禮儀多有異也,雖說楚得其霸,依舊不得長久,故有鄢陵之戰……』

『楚以汝陰之地許鄭,以壞其盟。晉連齊魯衛共討之,楚以出兵而擊,遇於鄢陵。』諸葛亮說道,『楚軍故技重施,突進而襲之,卻遇沼澤而不得進,錯失良機。晉軍分擊左右,自晨而暮,雖說得勝,然國力已衰,其心亦異……將軍之意,便是當下猶如晉楚乎?內有公卿爭權奪利,外有吳齊等國窺視……』

晉國和楚國,算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冤家,其中相互爭斗的戰爭一共打了十一次,大部分都是晉國獲勝,楚國獲勝的次數並不多,只有邲之戰、北林之戰而已,但是如果說這其中重要並且影響較大的戰役,那就是斐潛和諸葛亮所說的這三場。

尤其是鄢陵之戰。

雖然說這場戰爭最終以晉國以微弱優勢取勝告終,但是戰爭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後果隨之而來,這也成了這兩個霸主國轉向衰落的一個標志點。戰爭的勝負其實早有征兆,對兩國實力的損耗也有著多方面的、比較明顯的原因。

斐潛點了點頭,說道:『孔明果然明慧,知某心意。以史鑒今,方知輕重。昔晉楚之爭,有國爭,亦有士爭……』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就是各國之間,尤其是在晉國和楚國內部,舊貴族和新的士大夫之間,有許多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算盤,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也是導致晉國和楚國相互爭霸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內因。

『外勝,而內敗,終敗也。內勝,而外敗,亦敗也。而內外皆勝,又何其難也……』斐潛說道,『故戰之勝者,不為勝,戰之敗者,不為敗也……』

諸葛亮沉默著,並沒有立刻說一些什么,但是依舊看著斐潛。

『鄢陵一戰之時……』斐潛吸了一口氣,然後想到了後世一些的類似的事件,不由得有些喟嘆之感,『楚國內部不睦久矣,將相攻伐,王士難衡,紛爭不斷,楚王束手無措,不得不尋利於外……』

將國內矛盾轉嫁他國,這並不是後世國家才懂得的做法,至少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楚王就懂得玩這一手了。只不過這樣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

諸葛亮不傻,他早就察覺斐潛不願意出兵荊州,但是他之前還想爭取一下,表面上因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多少也會有些感情,但是實際上,諸葛亮知道,他其實在心中,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使得他不願意看到好不容易和平了幾年的荊州,再一次像是他的故鄉一樣,陷入戰火之中。

諸葛亮有些難過的閉上了眼。

斐潛看著諸葛亮,也有些感慨。如果說一個人的成就就是一桶水的話,那么這個人本身的才能是其中一塊板子,或許決定了其下限,但是一個人的眼光也同樣是另外一塊板,決定了這個人的上限……

諸葛亮的才能,無須質疑。

有人說諸葛亮是羅老先生捧的,他的才能被高估了,實際從歷史上來看,其實或許是低估了。諸葛亮的形象或許有些被羅老先生敗壞了,淪落到一個嘴皮子利索跳大神的形象,而不是一個穩重政治家。

舉一個栗子。

諸葛亮為了保護都江堰,也是為了確保水利資源不被這樣或是那樣的人侵吞,在三國時期,就頒布了命令,表示都江堰是國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然後專門設立了一個『堰官』來統御這個武裝力量,來保護都江堰,直接受蜀漢朝廷管轄,不受郡、縣等地方政府干擾。

得益於此,都江堰才能做到『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才不會被這個或是那個人這邊圈一塊,那邊圍一點,避免了地方政府睜著眼珠子卻這個也不清楚,那個也不知道,什么也管不了的局面,才能確保了整個成都平原的農業有序健康和穩定。

和漢武帝那種圈地派兵宣布國有的上林苑不同,諸葛亮是為了保護國有公共設施不被私人侵占設立的武裝防衛力量,確保國家的正常運作,這種理念超越了時空,甚至讓後世一部分人都應該感到羞愧。

所以,斐潛才願意慢慢的讓諸葛亮去看,去想,至少斐潛知道,如果諸葛亮真的能看明白,想明白了,在未來就會有一個堅強的力量,讓已經開始發生變化的大漢車輪,不至於又回到原本的軌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