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5章周氏魚醬(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564 字 2022-09-14

在歷史上,曹操在吞並了袁術之後,就開始對於江東六郡產生了覬覦的心思。聽聞了孫策死了,曹操當時就想要直接『因喪伐吳』,孫權得到信息之後非常恐慌,專門派遣了使臣前往許縣跪舔,史載顧徽謁見曹操時,『應對婉順』,但是也在虛張聲勢,過分宣揚江東局勢的穩固,因此遭到曹操的譏諷和嘲笑。最後曹操是因為先要顧忌北方,所以才沒有在孫策死的時候發兵攻江東。

而當下這一條線上了,其實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曹操的顧慮,從袁紹身上轉移到了斐潛身上而已。關中就在曹操的卧榻之側,威脅程度遠遠超過了江東。並且曹操當下水軍只有荊州殘部,也不如歷史上十萬荊襄兵卒齊齊卸甲那么本錢雄厚,所以想要渡江作戰,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整體上來說,曹操當下並沒有特別的針對江東。

同時,為了表示對於孫權的信任和誠意,曹操不僅是默許和江東在有限的區域內進行貿易,同時還假借天子的名義,給與了孫權封賞。

這就讓孫權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對於江東內部的矛盾上。

周瑜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吳郡上……

吳郡,位於太湖平原的中心,為秦漢吳郡治所,也是孫堅先祖仕宦之地。只不過先祖是先祖,劉備還可以說整個大漢天下都是他先祖的呢。

江東當下以吳郡為核心重點,其實是延續了孫策當年的策略。當年孫策領軍渡江攻略,其親信朱治時任吳郡都尉,積極配合作戰,大破當時的吳郡太守許貢,此後孫策即以吳縣作為統治中心,其家小親族亦住在該地。

孫權上台之後,也依舊以吳郡作為治所。江東軍隊主力亦跟隨孫權在吳縣附近駐扎,戰時出征,事畢返回。這樣的模式有沒有有好處?有,但是同樣的,也帶來了壞處。

最直接,也是最為明顯的壞處,就是吳郡的空間太小了,以至於導致了內斗不斷。吳郡是不是好地方,確實是,從春秋楚國的時候開始,這里就是魚米之鄉,溫暖的氣候再加上下游肥沃的土壤,是一塊可耕可漁,不愁灌既的好地方。

可問題是當下大漢,長江下游的沖積平原還並不大,後世什么魔都啊,南通啊,啟東啊,甚至崇明島都還是在水里面泡著,或是叫孕育著呢,所以吳郡在往東的空間不是很大。

沒有了發展空間,蛋糕就這么大,當然就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前一段時間江東之內的矛盾激化,其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是土地的爭斗永遠是繞不過去的大問題。

魯肅是江東年輕的謀士,嗯,其實也不能算是多年輕,只不過和張昭張紘比較起來比較年輕。魯肅曾經提出了布局江東,穩固後方,再謀發展的大戰略,如今周瑜需要調整布局,自然多少要和魯肅先通氣一下。

起初魯肅來江東的時候,孫策並沒有看好他,以至於魯肅曾經一度想要返回江北,然後被周瑜攔了下來,頗有些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味道,然後魯肅當時提出的戰略和當時張紘的策略有些出入……

張紘的主張么,即在攻占江東後,就出兵北方,消滅各地軍閥,控制漢獻帝。

但是也正是因為張紘的戰略,最終導致了孫策的身亡。

因為要北進,所以必然需要有糧草器物等等,而當時江東局面並不穩固,孫策脾氣又是很急,幾句話談不到一起,便是拿起刀子,想要威脅這些江東大族,結果么……

起初孫權也是繼承孫策的遺願的,對於天子劉協多少有些想法,但是魯肅卻明確地告訴孫權,這一主張難以實現,隨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表示『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要先穩扎穩打,立足江東,觀察等待全國軍政形勢的變化,再行定策。

而且也不是單純的等待觀望,可以趁著機會進攻荊州控制長江上下游的區域,進而成為帝王的基業,孫權聽了深以為然,雖然嘴上沒有表示是他將來要成為『孫大帝』,但是不顧臣下的反對給魯肅予提拔及厚賞。『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

在這樣的策略影響下,孫權也確實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侵占廬江,江夏,荊南,都可以說是在這個大戰略之下的成果。可是隨著戰線的擴展,原本在吳郡當中的防御重心未免就有些顧此失彼起來,雖說孫權讓周瑜駐守在柴桑,但柴桑的兵力基本上僅能是防守,想要進攻么,未免就有些難度。

曹操在江北與孫權相鄰的疆域,自東向西為橫跨荊南、九江、廬江,廣陵等郡。孫權面對這些郡縣采取的兵力部署也有所差異,防線或重點在江南,或是在江北建立前哨。

上述三郡中最重要的是扼守中原通往江東水陸要道的九江郡。

溝通江淮之間的水路主要是從淮河南岸的肥口,朔肥水南下,過壽春,穿越江淮丘陵至合肥,也就是曹操讓於禁修建和駐防的新城,再經施水南下巢湖,由巢湖東口的濡須水南下,至濡須口入江,沿途亦有陸道,可以水陸並進,相互掩護。

也可以從巢湖東口的居巢向東經過大小峴山,陸行到達歷陽,在橫江津渡江到對岸的牛渚。牛渚這里同樣也有孫權水寨駐守,並且孫權水軍新兵,大多是都是在這里訓練的。

而在廬江一帶,孫權采取的策略是劫掠,放棄在將江北的廬江地區,將其作為緩沖地帶。其實在江北廬江一帶,川流湖沼散布,皖水、潛水南下匯入長江,在附近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由於氣候溫暖,水源和降雨量相當豐富,對發展農業非常有利,只不過四通八達,實在是無險可守。

所以孫權在這一片區域也有駐扎前哨,平時也有耕作,但是並不是防御的重點,一旦有事便是立刻堅壁清野的撤離,僅有的防御力量,也是放在港口上,確保東西的溝通順暢,依托水軍進行防御。

畢竟對於割據江東的孫吳來說,長江水道不僅是其御敵的天塹,也是聯絡中游、下游兩地的交通命脈,輕易不能斷。

至於邊路廣陵郡么,那就基本上是曹操和孫權的緩沖區了。

由於戰亂頻仍,廣陵郡的民生與軍隊屢遭摧殘,早已大為減弱。

孫策在世時,企圖攻占廣陵郡以打開通往北方中原的道路,只不過並未成功。孫權上位之後,便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江夏和荊州區域,采用了魯肅的『北守西攻』策略,廣陵郡也漸漸邊緣化,直至上一次孫權『奇襲』廣陵的戰役……

可是這也使得原本『北守西攻』的戰略結構開始走形了。

捅了曹操一次,難不成還指望著曹操不記仇?

孫權這一次廣陵的用兵,雖說有攻陷了城池,掠奪了人口財貨的勝利,但是領土實際上並沒有增加,而且因為孫權打破了原本在廣陵線上的默契,使得原本的『北守西攻』的整體戰略不得不面臨調整,並且要防備曹操有可能到來的報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瑜提出將吳郡的兵力往西挪動至秣陵,也是為了這方面的考慮。要知道,之前江東面對的是兩家,一家劉表一家曹操,可是現在全面和曹操接壤,從西到東都有可能成為戰場,原本偏離於方向,比較側重於後方的吳郡,就不太適合作為屯兵之所了。

真要是曹操在荊州南郡挑起戰亂,吳郡的兵是動還是不動?

動了,從東面趕到西面,長途跋涉不說,半道上還有可能受到合肥新城的威脅,同時廣陵線也有可能被曹操奇襲而下……

若是不動,萬一曹操順利控制了荊南,然後進而控制荊州南郡長沙一帶,那就對於江東形成了水陸兩面的強大壓力,就算是孫權能和江東士族打成一片,呃,是達成一致,也未必能夠抗衡幾個方向上同時的進攻。

『柴桑,盯著荊南,合肥一帶,秣陵看住九江廬江一帶……』周瑜在地圖上點著,『如此一來,方可護住大江上下,左右互為犄角,不論何方來犯,均可三日之內馳援,以少打多,江東便可穩固……咳咳,咳咳……』

周瑜的話說得似乎有些多了,便是咳嗽起來。

『來人!取些漿水來!』

魯肅連忙叫道,然後又是和周瑜一同回到了桌桉之處,重新坐下,思索了片刻之後說道,『都督所慮,自然是不差,若是遷兵於秣陵,確實是有利江東防御……只不過,都督,此時調兵,雖說主公委都督全權……要不要派人稟明主公一番……』

魯肅這個人吧,大智若愚,看起來像是什么都是有些遲鈍,但是心中比什么都通透。

孫權是怎么樣一個人,魯肅會不清楚?

就算是周瑜當下重新調動兵卒布防,是站在整個江東的防御體系來考量的,但是對於孫權來說,這無異於是周瑜趁著孫權不在,動了孫權的命根子。在吳郡周邊的兵卒之中,什么類型的兵卒最多,當然就是孫氏的那些基本盤,孫家老兵了。這樣一口氣調到了秣陵,吳郡這里可就沒有什么孫氏的力量了……

想到了此處,魯肅不由得一愣,看向了周瑜,『都督……莫非……』

周瑜正在喝水,聞言不由得笑了笑,原本可能是想要說什么,但不知道是不是這一口水剛好嗆了一下,頓時劇烈咳嗽起來,連手中的漿水碗都打翻了,咳到了最後甚至咳出了幾絲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