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9章交換(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767 字 10个月前

馬長生回頭望了一眼高順所在之處,略微有些遲疑,但是很快就回過頭來,沉聲喝道,『傳令,加速!全速!』

『啊?現在?』在馬長生邊上的傳令兵愣了一下。傳令兵也是老兵了,他知道現在這個距離還有些遠,並不是提升到全速的最佳距離。

『我們沒那么多時間……』馬長生深深的呼吸著,一邊扯了扯綁在手背和刀柄上的布條,一邊喊道,『想要贏……就要冒點險!加速,全速!』

傳令兵沉默少許,便是含著哨子,吹出了加速的號令。

在偏後位置,帶著戰馬緩緩前行的高順,見到此景,便是一皺眉。

這個距離就加速?

高順看著,然後沉默的思考了一會兒,眉眼跳了一下,『傳令,中陣後陣都加速。』

高順前陣開始進入高速到全速的過程,而中陣和後陣則是從緩步前行變成了小跑。同時十余名舉著小旗的傳令兵則是奔出了中陣,越出了陣列,到了隊列兩側,呈游離狀態,並不以接觸殺傷為主責。這些傳令兵使用帶著三角小旗的長槍,將長槍挑起之後就能讓後方的兵卒也能看到,不時轉頭觀察中陣高順打出的旗號命令,並將其傳遞出去……

哨音加上旗號,可以讓騎兵在運動的時候,同樣能夠做出一些jīng細的tiáo整。這就是前線型騎將軍校的本領了,也是並州狼騎和涼州鐵騎擅長的項目。方才的舉動是馬長生臨時tiáo整了策略,沒和高順商議,而高順也跟著tiáo整了原本的計劃。

漢軍加快了速度,就意味著漢軍會更快的過了自己的半場,而壓迫對方的陣列。烏孫人原本明顯計劃著要正面迎擊左右兩翼侵襲的戰術,就會因為其前軍的偏移和空間的不足,使得原本應該分開的中間陣列和右翼會粘合在一起!

烏孫的左翼也就自然被孤立且bào露了出來!

這就是馬長生給高順的指引!

加快速度!

先干掉一部分!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作為前軍的馬長生,要承擔烏孫中陣和右翼的雙重壓力……

馬速漸漸增快,原本還有些雜亂的馬蹄聲漸漸的匯總成為整齊的轟鳴,相熟多年的戰馬轟隆隆的踏過干硬的土地,激揚漫天的塵土。

就如同先前所料的一樣,當馬長生的前陣開始和烏孫人接觸拼殺的時候,烏孫人的左翼也完整的出現在了高順的面前。

烏孫的騎兵間隔更寬,兵力不是平均分布,而是顯得中間略厚兩邊略薄的一個放橫的橄欖球形狀,正在朝著高順中陣而來。

高順大喝出聲:『轉向!向右!』

旗幟晃動,哨音急促。

三角旗幟指引著方向,漢軍中陣騎兵聽到哨音,同時打馬加速,隆隆的馬蹄聲如同天邊由遠而近的奔雷,一排排頭盔上的紅纓跳動著,如同無數閃爍綻放的紅sè火焰。

雙方對沖之下,間隔的距離轉眼只剩下最後百步……

就是現在!

『全速!全速!沖鋒!』

高順迎著風大吼著。

哨音尖銳的響起,夾在嗚嗚呼嘯的風聲當中。

上千馬蹄帶起的泥土草屑四處飛揚。

奔騰產生的震動似乎連這一片的空間都在開始共振起來。

相比較而言,漢軍的陣列更加的密集。

而密集就代表著某種意義上的無路可退,也沒有更多躲避的空間,對敵,也是對己。殺人,或是被殺,在馬身交錯的一瞬間就會產生,在這樣密集的空間之中,花里胡哨的技法虛招什么的基本上來說都是毫無作用,唯有長期訓練形成的本能和決死的勇氣才是活下去的有效保證。

迎面而來的烏孫騎兵有些顯出了慌亂,他們在面對漢軍騎兵密集陣列的時候,即便是加長的騎槍也不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

短短的距離轉眼即逝。

『殺!』

高順大呼出聲,血氣升騰而起。

『殺!

』漢軍騎兵也同時爆發出嘶聲力竭的吼叫。

血肉和鋼鐵混雜的洪流迎面對撞。

在這一刻,似乎所有的聽覺功能都失效了。

折斷的槍桿伴隨著碎裂的甲片,一同在空中飛舞。

血液在肆無忌憚的噴發。

刀槍和鎧甲相互碰撞的火星,似乎想要點燃這一片天地的所有一切。

避讓不及的馬匹互相撞得骨頭碎裂,一些馬匹被撞得飛起,一些則帶著馬背上的騎兵倒地,在地上接連翻滾。

最後時刻,高順死死盯著前方的那名烏孫騎兵,降低了自己身形,減少了正面的面積,在紛亂之中和對方交錯而過。戰刀壓住了烏孫騎兵捅來的長槍,火星閃耀之中干吹利落的切下了烏孫騎兵的手臂。那名烏孫騎兵帶著著一聲慘叫,身影仰天翻倒,然後下一息便是消失在馬蹄翻飛之下。

高順他身邊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空了一個位置,有一名護衛已經不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被撞去了什么地方。還沒等高順多看一眼,他面前又沖來了幾名的烏孫騎兵,其中一個穿著鎖子甲的烏孫騎兵朝著高順揮動了手中的彎刀,高順只是靠著本能縮了一下頭,便是閃躲過去了,那面烏孫騎兵也沒有第二次攻擊的機會,就被後面跟上的漢軍騎兵一槍頂在了其腋下,摔落戰馬。

漢軍騎兵的密集陣型,使得在雙方對沖的過程當中,對於烏孫的殺傷力更加明顯,轉眼之間,在第一撥接戰的八十多人烏孫人,被擊落的就有五六十,剩下的二三十人也很快消融在漢軍騎兵後續的跟進之中。

雖然說烏孫騎兵用了西亞的長騎槍的戰術,確實一寸長則一寸qiáng,但是同樣的,如果不能直接捅到人,那么長騎槍反而是個累贅。絕大多數的持長騎槍的烏孫騎兵,在第一lún的沖擊過程中,即便是成功擊中了漢軍騎,但是也因此兵刃折斷,來不及更換武器,沒有擊中的也往往來不及收回,以至於對上漢軍騎兵的時候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同時密集和平直的漢軍騎兵陣列,也讓他們也沒有往側面避開的空間……

漢軍騎兵的戰術基本上都已經是很成熟了。

他們在高速奔馳下,依然保持著自己的陣形,手執著鋒銳的戰刀呼嘯而來,借著對沖馬力,不需用力揮舞,只要在錯身而過時握緊刀柄輕輕一揮,或是壓著對方武器削過去,就能帶起飛舞的肢體和一蓬蓬血雨。

並非只有烏孫騎兵受到了損傷。

密集的騎兵陣列,也意味著烏孫騎兵只要對漢軍騎兵照成了直接的傷害,漢軍騎兵同樣也難以回避。只能是依靠著鎧甲硬抗,但是因為雙方的沖擊速度很快,有時候即便是沒有能破開鎧甲,也會因為沖擊力導致落馬。再這樣的雙方戰馬奔騰之下,一旦落馬,基本上就等同於死亡。

但不管怎么說,烏孫左翼的戰損明顯比漢軍騎要大很多。

在面對漢軍騎兵密集陣列的時候,即便是烏孫騎兵擊殺了前排的漢軍騎兵,也幾乎是立刻就會受到後排漢軍騎兵的攻擊,或者與同樣沒有空間躲避的對方騎兵撞到一起。

在陣列兩側的烏孫騎兵想要幫忙,卻發現其自身的陣列已經被漢軍騎兵沖撞得亂七八糟,地上翻滾的人馬也阻擋了他們支援的路線,使得他們不得不降低馬速,這使得他們在交戰中幾乎沒有發揮作用。

沖擊之後,烏孫騎兵第一波就損失了一百余人,整個展開的陣線頓時支離破碎,但打擊還沒有結束,當第二波烏孫人企圖迎擊高順的時候,撲面而來的卻是一整排的騎軍弩失!

在熱兵器時代還未來臨的時候,弩失無疑就是騎兵的噩夢了,以至於直至中世紀,那些西方的騎士還對於弩失深痛惡疾,表示拿弩失都是邪惡的下賤種,比不上堂堂正正的刀槍盾牌……

雖然說騎兵弩相比較步卒弩來說,不管是威力還是射擊距離都低了不少,但是對於兩軍對沖的騎兵來說,已經是足夠了。想象一下,在後世公路上,一條被遺落的風箏線都能將摩托車的騎手人頭割飛,更不用說烏孫騎兵撞上的不是線,而是更硬更尖銳的弩失。

弩失呼嘯而出,頓時將那些想要趁著高順沖擊而形成的包圍的烏孫騎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烏孫騎兵原本想要將高順等人包起來,但是他們沒想到這樣做反倒是讓自己擴大了被攻擊的面積!

就像是奮力擁抱上了一只凶勐的刺蝟一樣,頓時烏孫左翼各處都被扎得鮮血淋漓,慘嚎遍地,人馬傾倒,死傷無數。

前沿的烏孫人紛紛倒下,而後線的烏孫人則是因為視線被遮擋,所以莫名其妙的看見一整片的人倒下,這導致了在後線的烏孫人本能的慌亂起來。

轉眼之間,烏孫的左翼不堪其辱,士氣全崩。或許是被打蒙了,或許是在戰斗的過程當中失去了指揮官,烏孫左翼很快就在高順手下連番打擊之下崩潰了。

可是沒等高順緩一口氣,就接到了一個讓他不安的消息。

馬長生,陣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