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2578 字 10个月前

『新城啊……』曹仁將戰刀收納,然後放在了一旁,『新城做得不錯。』

曹真點頭說道:『畢竟是新城。』

曹仁一愣,旋即哈哈笑了笑,『這倒也是。你去准備兵馬罷,若是我們不動一動,怕是江東也放心不下,不敢往前。』

曹真拱手領命,『不過……還需小心有詐……江東固然是jiān猾不提,這李曼成……也是反復小人,不可不防……』

曹仁點了點頭說道:『某知矣。』

隨著命令的下達,荊北的曹軍和附庸荊州兵便是開始集結,緊急訓練,分發清點各項軍用物資,同時在荊州南部江陵地區的蒯氏又急急的奔往襄陽,一臉的悲切的進了將軍府,然後更加悲切的出來,據說當場就痛哭出聲,淚灑長街……

……e(┬┬﹏┬┬)3……

宛城。

宛城是個篩子,襄陽也同樣是篩子,都是眼。

龐山民抖著信報,『襄陽兵備,意圖不明,將軍怎么看?』

襄陽的一舉一動,宛城都盯著,當然同樣的,宛城的一舉一動,襄陽也盯著。

黃忠坐在一旁,眯著眼說道:『宛城兵卒,守城或可,遠戰不足。』

龐山民看了黃忠一眼,點了點頭。

雖然說這一段時間以來,龐山民和黃忠都在明里暗里清除宛城的老鼠和蒼蠅,但是宛城畢竟是開門做生意的,要有一定的規矩,也必須要有一定的秩序,不是證據確鑿便是難以行動。而且在宛城之中,還有交易一些大漢的『違禁品』,因此要界定是真老鼠還是假老鼠,還是有相當的難度的。

抓是抓了不少,但是龐山民和黃忠都認為,被抓到的都是些小家伙,而潛藏在內部的才是大隱患。

甚至有可能是龐氏家族里面的人。

畢竟龐德公死了之後,幾乎等同於是龐山民和龐統瓜分了龐德公的財產,雖然說龐山民是龐德公的兒子,龐統是其從子,不管是從親密程度,還是從血緣角度來說,無疑這兩個人就是龐德公最親近的繼承者,也是順理成章的繼承人,可問題是人心並不是有『理』就行的。

如果龐德公像是在歷史上,只是隱居於鹿山的一個老頭,那么龐氏上下也不會有什么嘰嘰歪歪,幾十畝的山田,山腰幾間瓦房,還真沒有什么好爭的。這些在普通人家里面或許是不小的財富,在士族子弟眼中恐怕就是個小目標,不至於拉下臉來爭奪。

可龐德公如今因為斐潛,而無形當中龐大了起來。別的不說,就算是僅僅一個宛城,也是荊襄幾乎所有士族世家夢寐以求了,比如那個對於江陵念念不忘的蒯氏。蒯氏因為江陵,來來去去,嘔心瀝血都快要瘋了。

因此龐氏上下的閑雜人等,就希望著能夠分一杯羹。

長安的龐統倒也好說,笑呵呵的就讓這些人去考試就行,頂多給這些人安排一些住宿,手一揮表示那個院子就算是龐氏義舍了,不收他們的房費,但是吃食就要他們自行安排了,只是過年過節的時候送點吃食讓他們自己分。至於考試能不能考得過,更是看他們自己的本事。龐統如此安排,龐氏上下也沒辦法說一些什么。畢竟長安是驃騎之下,又有各項律法森嚴,龐統不徇私舞弊,不管是誰都挑不出毛病。

但是宛城就不一樣了。

宛城嚴格上來說並不算是驃騎領土,也自然不用執行驃騎那邊的嚴苛律法,而是寬松的大漢模式,人才選用更不用考試,說是誰就是誰,說誰行那就行了,因此龐氏更多的人是在宛城,眼巴巴的盯著龐山民。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龐山民才算是徹底明白了當年龐德公為什么不願意讓他出仕,不是說他的能力不qiáng,不符合出仕的標准,而是龐氏上下的人並不是都像是龐山民或是龐統那么的有智慧。

宛城,就是在烈火烹油,看著很美,實際上危機四伏。

可龐山民明白是這個危險的局面,龐氏其他的人不明白,甚至是明白了也裝作不明白,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只想要眼前的好處,而將來的問題,則是留給龐山民。

這在大漢的傳統觀念里面,也算是正常。領頭的主家獲取大部分的利益,然後旁支依附在其周圍,作為主家的藩籬,一人得道,jī犬升天。至於宛城的未來,他們不管的,他們只想要升天。

龐山民不是沒給這些人職位,但是給了這些人之後,這些人就會將其作為默許的斂財的位置,然後大肆的收取錢財,而一旦收錢,當然就要給人方便了。

關鍵是龐山民還不得不給。

因為這就是大漢三四百年形成的慣例。

沉重得壓在每一個人身上,不是大決心大毅力大智慧者,根本連反抗的一根小指頭都動不了。

至於斐潛?

斐潛是用千年的智慧沉淀在抗爭,並不值得多么稱道。因為他所用的那些是華夏千百年無數鮮血和生命趟出來的一條血路,若是沒有華夏的這些充滿了血性的人,不懈的努力和抗爭,也就自然沒有後世斐潛的一切。

雖然斐潛做的事情在整個大漢范圍之內讓人驚嘆且佩服,但是並不代表其個人就真的是屬於大決心大毅力大智慧者,頂多只能算是一半,而且這一半還是歸於斐潛在大漢展示出來的行動力,而不僅僅是他借來的那些智慧。

畢竟斐潛是真的有在做,而在後世,也是有大量的人同樣了解千年的知識沉淀,但是依舊會選擇跪下去。對於這些人來說,跪下去舒坦,站直了累。

龐山民也同樣無法解決有人就是願意下跪的問題。

於是宛城的老鼠,便是怎么都抓不絕。

黃忠也只能是保證他的直屬親兵護衛,還有一部分從長安派來的人員是沒什么問題,至於宛城之中其他的人,不管是步卒還是小吏……

用來守城,因為都在近處盯著,所以問題不大,若是遠征,時間一長了之後,宛城必然生亂!

『所以或是漢中,或是武關,亦或是……』龐山民沉聲說道,『其實是為了宛城?』

黃忠沉吟不語,捋著胡須。

雖然說襄陽張貼出來的公告是表示曹軍整備,是為了防備江東軍的偷襲,但是大家都清楚,襄陽官府的公告么,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說公告全部都是假的,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如果說全部都是真的,那就真的是在侮辱智商了。

作為軍將,黃忠對於整體的大戰略或許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對於地區局部的戰術則是心如明鏡。

宛城,就像是驃騎留在關外的一把刀。

刀口下就是荊襄,刀口上就是豫州。

這樣的一把刀,無論是架在誰的脖子上,肯定都是無法長期忍受的,因此一旦曹軍真的想要動手,宛城就必然是首當其沖!

這也是龐山民和龐統一直以來都將主要的親屬都悄悄的送往長安的原因。

當然,黃忠也將他的家卷都送到了長安。畢竟長安才有百醫館,才能徹底治好黃忠孩子的慢性病。

所以龐山民和黃忠的pì股,也就只能是歪向長安,這沒有第二種選擇的余地。

而其他人則不一樣……

龐山民幽幽嘆息了一聲,『某族弟龐有聞,前段時間腰中多了華美玉章,又是添置了三進大院,新購置了不少的奴婢……』

黃忠看了龐山民一眼,沒有立刻說話,似乎是在等龐山民最後確定。

『他小時候啊,就喜歡跟我親近。』龐山民仰著頭,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那個時候我帶著他,還有其他幾個孩子,一同翻山爬樹,然後摘取山間的野果吃……那些個野果酸澀,根本不好吃,而且還會沾染得嘴巴臉皮,手上身上都是顏sè……可那個時候,是真的歡喜……』

『我之前跟他說過,好好的談過了龐家當下的危險……』龐山民依舊是緩緩的說道,『他說,他明白,他知道,他理解,他一定會好好做……他還發誓了,舉著手,向著天發誓……我還記得他當時發誓的嚴肅表情,很嚴肅,不是開玩笑……現在看起來,他說的那些誓言就像是在開玩笑……』

『漢升啊,你比我年長,你說我把他發的誓言當真了,是不是很蠢?』龐山民問黃忠。

黃忠沒有說蠢還是不蠢,他只是說,『從古至今,千金一諾之人,寡也。』

龐山民點了點頭,然後臉上的表情漸漸的變得堅硬了起來,『也是。既然如此,就是如此罷。趁著兵馬未亂於宛,先將城內清掃一二!宛城能撐多久,便是要看此番獲鼠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