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2 / 2)

石榴裙下 喜了 1242 字 2021-04-11

如今,舅舅任何要求他都會滿足他,

舅舅已經住進大菩寺,終日不見人,

他患上胃癌,形如枯槁,已是西山日暮……

☆、

飛行時間孤寂,一如他的人生。

原澈右腿壓左腿,靠在椅背上,望著舷窗外白茫茫一片,想起小時候。

父親那時候還沒有做生意,攜家帶眷。支教去了那小山村。

媽媽發現,當地很少人識字,鄉間妻子到外出丈夫的來信還要請別人來讀。這讓她愕然了。

盡管她知道自己是這一對對夫妻間惟一的「傳話者」,盡量將委婉心語細致表述,但是,讀信本就享受的是彼此文字代替心靈「展卷歡愉」的這一過程,自己中間這轉承了一道,難道不影響心境么。

讀信、寫信的結果使她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義務在村子里辦識字班,在年輕人中掃除文盲。以前已經有一些小媳婦想識字來找她,她覺得不如干脆把事情做得更象樣一點。

東邊一里路之外的橋頭已有一所簡陋的小學,辦在一個破敗的尼姑庵里,但是,當時那里招生太少,要學,一般農村青少年進不了。媽媽知道。要吸引大家來上識字班,第一個條件是不學,第二個條件是上課時間要順農活,也就是要在大家工以後或不出工的日子里上課。

這樣辦,她粗粗一算,來的人會很多,光她一個人來教,吃不消。

要找一個人來幫忙。

有文化,能教書,願意盡義務,完全沒有報酬,又必須是一個女的,出來教書不影響家庭生計……

這樣的人,在當地農村,哪里去找?

老天體貼她一片善心,還是叫她找到這么個人。一個「破產地主」朱奕岱的年輕妻子。

朱奕岱被劃為地主也是因為父輩的家聲,到他自己已沒有地產。他的妻子身材嬌小、美貌驚人,比媽媽小一歲。姓王,叫王鈺琴。

媽媽一直說王鈺琴比自己漂亮,但大家都說媽媽的氣度更大一點。

原澈還記得,那天,媽媽抱著他,敲開了王鈺琴家的門。

開門見山,媽媽對她說:「你幫幫我。高地地太苦了,年輕人都不識字。我打聽了,別的一些村也是這樣。我們兩個一起辦一個識字班吧,我教語文,你教算術。」

王鈺琴說:「虧得你還想到我。」

媽媽說:「這事沒有報酬。」

王鈺琴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你看。我是地主的老婆,別人都不喜歡我到外面走動。」

媽媽單純,笑著說:「我成分也不好。」

王鈺琴問:「萬一人家拖腳怎么辦?」她說的「拖腳」,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檢舉、揭發,當地把「拖」字發音成「得唉」。她的意思,如果有人檢舉、揭發,兩個成分不好的女人一起辦的識字班,一定有什么不良目的,該怎么辦。

媽媽回答道:「有人拖腳,我們歇手。」

「腳」和「手」對仗,說出口之後媽媽自己笑了,王鈺琴也笑了。

識字班在他家東門口的堂前開辦。媽媽親自在村里一家家動員,一些青年聽說可以不交學、不誤農活就能識字。地方又那么近,都搶著要來。媽媽交給他們一個任務,到鄰近的村庄如車頭、田央里、顧家村、陳家村去看看,有沒有也想進班的人。她想,人多人少同樣上課,多一個人識字總好一點。誰知這么一來,人就太多了。開班那天,人一批批來,擠在小小的堂前,桌椅就不夠,臨時到村子里各家各戶去借……

原澈合眼,眉心輕蹙,漸漸生起痛意。

媽媽的識字班盡管不錢,卻由於之後口碑越來越好,日益壯大。父親之後與夏元德合伙做起了生意,大學里的職位辭了,支教自然也結束,領著一家回了城。識字班交到了王鈺琴手里。

一年,兩年,識字班開始錢了。王鈺琴兩口子也舉起了辦「教育產業」的旗,頻頻向爸爸媽媽伸手「引資籌款」。

如果他們正兒八經辦學,就算之後涉及到經濟利益也無可厚非,畢竟當初的宗旨還在。

壞就壞在,人心變了,人心變得被銅臭裹著骯臟噴人!

這兩口子把爸爸媽媽毫不猶豫打來的辦學巨款挪去賭,挪去揮霍,結果,識字班岌岌可危,又想心思來騙爸爸媽媽的錢。而此時,爸爸媽媽也有所耳聞,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