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1 / 2)

煙醉 未知 6284 字 2021-04-15

《煙醉》不一樣的看點

也許每一個現代人都有一個內心的故事,有些通過朋友之間的交流,小范圍流傳了下來;而更多的被埋在心里,被淡忘了;淡忘的那些故事只是對大腦而言,對於心,你是不能象在電腦中刪除文件那樣把一些記憶刪除的。所以人們的臉上常常掛著自己的故事,沉淀下來,就構成所謂氣質的東西;正是「像由心生」的寫照。個人如此,群體也是這樣;在這一點上,七十年代生人跟八十、六十年代不同,做煙草的人跟做別的行業的人不同。我們正是在這兩個人群的交叉點上,通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影子的故事情節,展現了一代不掌握話語權的人,在一個低關心度的行業所經歷的這個時代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體驗。

這本書以煙草為形象載體,以成都為現實環境,講述了一個鮮活的情感故事,展現了七十年代一代人群體性的事業與感情歷程。

看點一:煙醉

煙醉是一種特殊的醉,跟醉酒、醉茶、醉氧不同,聽說大熊貓還要醉水的。那么,煙醉雖然特殊,卻又很普遍——因為抽煙的人多,煙民大多有過這樣的經歷。另一方面,煙醉是一個很貼切的意象,就是享受的東西過頭了,反而會傷害你;「過尤不及」的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但沒有多少人在乎。我們要講的自然是現代人在享受生活時忽略的那部分。當然,煙草的另類文化,在該書中也是一個重點在演繹,但她只是一個意象線索,真正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一代人的情感、奮斗歷程。

看點二:男人的書

眼前的這個世界,本來已經是女性的天堂了,通常的戀愛關系中那種女人對男人所說的「你到底愛不愛我?」、「你要對我、對婚姻負責啊!」的話,現在已然輪到男人來說了。在y盛陽衰的情況下,有一點所謂大男子主義的視角,也算是為男人的情感分享提供一個通道。時尚、審美情趣的女性化傾向已經走到了極至,現在如果大家認為這本書更多的是在男性視覺說話,我倒覺得那倒是等於說這本書很小眾——男性閱讀幾乎被邊緣化——當然,那些寫女人的書,也可能是寫給男人看的,《煙醉》即使有些男性化的傾向,也不乏有女性閱讀的樂趣在里面。

看點三:成都,成都

寫成都不一定是說成都本身,在開放和外來文化的沖擊融匯中,也許內陸省市更加中國一些,這是與以往寫成都的書所不同的用意;事實上《煙醉》中重要的故事環境也包括上海、重慶、杭州,甚至國外一些地方,就是想把人物放到開放的環境中活動,而主要性格和情節在一個很中國的環境中開展;這更接近現在三十歲左右人群的真實生活:范圍是國際的、主題是中國的。另一方面,我們對成都的地方人文是愛護和善意的涉及。

看點四:煙草文化

通過本書可以了解到以下跟煙草文化有關的東西:第一,煙草和人類的最初關系;作為祭祀和巫術道具的煙草和作為權威和男性象征的煙草。第二、煙草與現代文明的關系;大航海的新發現,美國的立國之本,中國人怎樣拋棄了煙袋,商業廣告的最初動力,燒錢游戲的背後支持者。第三、煙草企業的現實存在;巨額的利潤與巨大的限制,快消品與嗜好品,誰在煙草產業鏈條上,煙草業的前途。第四、煙草與人性的關系;「吸煙有害健康」,享受與傷害的雙刃劍,女人與煙草,抽煙而醉。

看點五:七十年代

無論是在那一個行業,七十年代生人都在承擔中堅分子的角色,當然他們也遠沒有上升到社會精英或權貴的高度,更多的是實干家和心靈的貴族。他們讀二三十年代老前輩的革命文學作品長大,卻迅速被五十年代生人的知青文化、六十年代生人的忿青文化、言情或武俠所包圍,面臨啟蒙期的偶像沖突;外來的東西後來掠走了部分人,所謂「小資」;自己也創造了一些,所謂「行走文學」或「身體寫作」;網絡文學上面他們也小試牛刀,但很快被八十年代的後來者奪走。——他們無書可讀,有些人回歸經典著作、有些人游走網絡和影碟、有些人……他們很多人正在用一種典型的西方人工作方式謀生,並推動了他們的弟弟妹妹們的全盤西化,但那些繁榮生活的表面下,是一顆常常不安的心——他們努力奮斗的結果常常是按揭房屋的欠賬、工作纏身的煩勞、無書可讀的寂寞、漸漸下坡路上的惆悵、和無法做結的心路歷程。

十問作者(1)

一、問:為什么寫《煙醉》?

答:也許每一個現代人都有一個內心的故事,有些通過朋友之間的交流,小范圍流傳了下來;而更多的被埋在心里,被淡忘了;淡忘的那些故事只是對大腦而言,對於心,你是不能象在電腦中刪除文件那樣把一些記憶刪除的。所以人們的臉上常常掛著自己的故事,沉淀下來,就構成所謂氣質的東西;正是「像由心生」的寫照。個人如此,群體也是這樣;在這一點上,七十年代生人跟八十、六十年代不同,做煙草的人跟做別的行業的人不同。我們正是在這兩個人群的交叉點上,通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影子的故事情節,展現了一代不掌握話語權的人,在一個低關心度的行業所經歷的這個時代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體驗。

二、問:為什么叫《煙醉》?

答:煙醉是一種特殊的醉,跟醉酒、醉茶、醉氧不同,聽說大熊貓還要醉水的。那么,煙醉雖然特殊,卻又很普遍——因為抽煙的人多,煙民大多有過這樣的經歷。另一方面,煙醉是一個很貼切的意象,就是享受的東西過頭了,反而會傷害你;「過尤不及」的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但沒有多少人在乎。我們要講的自然是現代人在享受生活時忽略的那部分。當然,煙草的另類文化,在該書中也是一個重點在演繹,但她只是一個意象線索,真正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一代人的情感、奮斗歷程。

三、問:書中大量精美c圖是一個亮點,為什么想到配這么多c圖?

答:我們確實花了大量經歷創作書中的c圖,我想,這種創作方式已經接近於一部電視劇的前期准備工作了,但c圖不等於劇照,不是說,那些模特就是我們在故事中塑造的人物的標准照。我們想,這是讀圖時代,c圖首先想給讀者一個更感性的認識;另外,c圖對表現故事環境和人物形象有很大的點睛作用。七十年代的人都有過看連環畫的經歷,連環畫能夠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我們希望有了c圖後,讀者能有更加廣闊的閱讀空間、而不是更小。

四、問:書中透漏著很強的男性視角,是不是有點大男子主義?

答:眼前的這個世界,本來已經是女性的天堂了,通常的戀愛關系中那種女人對男人所說的「你到底愛不愛我?」、「你要對我、對婚姻負責啊!」的話,現在已然輪到男人來說了。在y盛陽衰的情況下,有一點所謂大男子主義的視角,也算是為男人的情感分享提供一個通道。時尚、審美情趣的女性化傾向已經走到了極至,現在如果大家認為這本書更多的是在男性視覺說話,我倒覺得那倒是等於說這本書很小眾——男性閱讀幾乎被邊緣化——當然,那些寫女人的書,也可能是寫給男人看的,《煙醉》即使有些男性化的傾向,也不乏有女性閱讀的樂趣在里面。

五、問:以成都為背景展開的小說近來有不少,《煙醉》的主要環境在成都,他對成都的解讀有哪些新意呢?

答:寫成都不一定是說成都本身,在開放和外來文化的沖擊融匯中,也許內陸省市更加中國一些,這是與以往寫成都的書所不同的用意;事實上《煙醉》中重要的故事環境也包括上海、重慶、杭州,甚至國外一些地方,就是想把人物放到開放的環境中活動,而主要性格和情節在一個很中國的環境中開展;這更接近現在三十歲左右人群的真實生活:范圍是國際的、主題是中國的。另一方面,我們對成都的地方人文是愛護和善意的涉及。

六、采用真實的環境名稱和真實的署名是《煙醉》的一大亮點,有哪些考慮在里面?

答:讀者需要具有鮮活生活質感的閱讀體驗,我們也認為在小說一類的文學作品中采用真實的名稱和署名更加體現了我們在奮斗在思考的真實生活體驗。就象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故事一樣,每一個地名也肯定不是地名本身,它帶有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所留下的印象和氣質,這些構成了它的故事,這一點,每一個用心去生活的人都能體會得到,想象一下廣告是為什么存在,就明白了——當然,要明確的是,並不是有贊助才用的實名,我們沒有接受任何贊助。文字在她植根的土地上才有生命的張力。人們對於美國的州、城市的了解來自好萊塢電影,對於舊上海的了解來自小說或電視;人們又了解我們現在的、身邊的城市的多少氣質和美?去花大把的錢打城市形象廣告是不會讓別人了解你的城市的。

七、書中主要人物是生於七十年代的一代人,對他們的刻畫主要想反映什么?還有哪些未盡之意?

答:無論是在那一個行業,七十年代生人都在承擔中堅分子的角色,當然他們也遠沒有上升到社會精英或權貴的高度,更多的是實干家和心靈的貴族。他們讀二三十年代老前輩的革命文學作品長大,卻迅速被五十年代生人的知青文化、六十年代生人的忿青文化、言情或武俠所包圍,面臨啟蒙期的偶像沖突;外來的東西後來掠走了部分人,所謂「小資」;自己也創造了一些,所謂「行走文學」或「身體寫作」;網絡文學上面他們也小試牛刀,但很快被八十年代的後來者奪走。——他們無書可讀,有些人回歸經典著作、有些人游走網絡和影碟、有些人……他們很多人正在用一種典型的西方人工作方式謀生,並推動了他們的弟弟妹妹們的全盤西化,但那些繁榮生活的表面下,是一顆常常不安的心——他們努力奮斗的結果常常是按揭房屋的欠賬、工作纏身的煩勞、無書可讀的寂寞、漸漸下坡路上的惆悵、和無法做結的心路歷程。

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十問作者(2)

八、作為「煙草的另類文化史」,《煙醉》主要展現了煙草文化的哪些方面?

答:通過本書可以了解到以下跟煙草文化有關的東西:第一,煙草和人類的最初關系;作為祭祀和巫術道具的煙草和作為權威和男性象征的煙草。第二、煙草與現代文明的關系;大航海的新發現,美國的立國之本,中國人怎樣拋棄了煙袋,商業廣告的最初動力,燒錢游戲的背後支持者。第三、煙草企業的現實存在;巨額的利潤與巨大的限制,快消品與嗜好品,誰在煙草產業鏈條上,煙草也的前途。第四、煙草與人性的關系;「吸煙有害健康」,享受與傷害的雙刃劍,女人與煙草,抽煙而醉。

九、姜燦和阿彌兩個人物有哪些不同和相同?文靜、coco有哪些不同和相同?

答:姜燦和阿彌兩個人,可以是一個人的兩個方面;一個率性而為,一個執著穩重,一個感性,一個理性;兩個人共同特點是投入、誠懇、真實而有幽默感。他們可以認為是廣大七十年代中的小人物,卻有著豐滿的一代人的特征。文靜、coco重在差別而不在共性,他們的共性只能說因為他們都是女人,具有一些女人永遠無法擺脫的東西。文靜可以認為是傳統一些的賢淑女子,而coco更具有現代女性的代表意義;也許這兩個人也常常同時存在於一個女人性格的兩方面,重要的是,中國的現代女性大多以他們傳統的一面來支撐現代一面的消耗和破壞;比如說一個女孩可能在感到生活過得傷痕累累時想到了結婚,從此成為一個女人,但這時的她無法給自己一個完整的人生交代,很內疚,所以生活得也很苦——她們按照少女時代的選擇活下去也許更坦然一些,但在中國,據說那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一個女人在無法無天,但男人就是他的天」——男人覺得是p話,女人覺得是真理——女人幾乎沒有,男人很少感到這一點。

十、就情節和文字風格有何評論?

答:七十年代一代人的生活,很難講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情節而言;未來的八十年代也是這樣。所以,美國的對外戰爭要現場直播,給平淡的生活加點情節。但沒有情節的生活細節更加動人!這本書的情節當然虛構,但閃耀其中的生活細節卻具有鮮活的質感和生動體驗;也許每個讀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身邊朋友的有趣影子,那正是作者希望提供給他們的閱讀體驗——抽空讀讀你的生活,就象翻看一些照片一樣,那其中就有著你的影子。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幽默細膩,就象一杯香醇的卡布其諾,或一支醇和的香煙,質在感官、味留心底。

作者簡介

潘家華

男,生於七十年代早期,一直從事廣告創意工作,目前正發力於煙草品牌意識形態的構建。游歷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之間,對商業文化走向和人群心態演變潛心研究;經歷了國內商業文化從發端到興盛的冷暖歷程,與同路的七十年代一起參與並推動了生活的變化,並開始在人文生態的變化中反思內心的所得所失。

陳慶

男,生於七十年代早期,工商管理碩士,策劃並執行過多起全國性煙草品牌文化傳播活動,對媒體、品牌、地方人文有獨到研究。作為大型煙草企業成都卷煙廠的行銷實戰骨干,深味煙草事業的苦與樂、煙草折s出的人性層面的喜和悲。個人閱歷豐富、人生路線曲折;對煙草文化深有體悟,對同代人的情愛歷程、奮斗軌跡有獨到觀察。愛結交各界思想菁英,觀念使人折服、靈感讓人驚呼。

序·說煙(莫言)

關於抽煙的壞處,幾乎人人明白。但抽煙的人,卻不見減少。關於抽煙的好處,好像林語堂說過,但大家都當成黑色幽默來看。抽煙的人,總是希望能有科學家來證明抽煙的好處,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抽煙的人,總是願意把抽了一輩子煙但壽命很長的人—譬如抽了一輩子煙但活了九十歲的邱吉爾—當做不戒煙的理由。我的一個醫生朋友,說人類中也許有一種「邱吉爾體質」,對尼古丁,有一種天生的抵抗力。但這樣的人,肯定是少而又少。

不吸煙者會想:此物害人害己、百無一益……何能使人沉迷終生不可自拔?以至於催生出一個行業:專門研發各類戒煙產品,以助煙民逃離「煙海」?難以理喻嗎?的確是。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個煙筒,煙熏火燎之,多么愚昧而可怕。但一旦染上這口,要戒,確實較難。

什么東西一旦到了需要「戒」的地步,恰恰說明它迎合了人性中某一種需求。煙酒無不如是:煙使人精神放松、酒使人忘卻世事……煙和酒都可以快速地縮小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見面先遞上一支煙,拘謹馬上隨煙而散。該辦不成的事,也許就辦成了。這大概是抽煙的好處吧。「文化大革命」後期,「走後門」猖獗時,很多不吸煙的人,出門辦事,口袋里也要裝上一包煙。我抽煙,就是那時學會的。

煙是人類弱點的象征。煙的存在,煙民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說明了人的軟弱性,也說明了人的及時行樂觀念。記得當年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里邊的英雄保爾·柯察金,說不抽煙,就不抽煙。這樣的毅力,讓人敬仰,但大多數人,比較難以做到,所以大多數人也成不了英雄。

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在部隊當兵,我們的一個煙槍領導,說一個偉人說,「人類總有一天會發現抽煙的好處」。這話估計是他捏造的。但如果不是從健康和節約的角度看,抽煙確實可以總結出一些好處。煙既能讓人鎮定,也能讓人興奮。叼一個大煙斗,似乎還是風度之一種。也常聽到抽煙者自嘲「這是為國家做貢獻」,煙酒都是重稅物品啊,一包賣到幾十元的煙,其成本也不過幾元錢。

作者寫這本書,其意肯定不是鼓勵人們抽煙。我想他是要人們了解煙草的歷史。煙草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人的歷史的一個側面。人,在目前這個階段,總是有些難以克服的弱點。譬如貪欲,譬如軟弱,譬如自私,都是,不是好東西,但要徹底消滅,顯然不可能。讓人們認識到這些,還是有好處。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人更文明,更完美。共產主義是好制度,大家都知道,但要實現,只能慢慢來。讓每個人都大公無私,是好境界,也只能慢慢來。在目前,還得利用人的這些弱點,搞點物質刺激,借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我期望著人類永別煙草,就像期望著「英特納雄奈爾」一定要實現。

自序

人的一生中,在童年不會跟煙有什么直接關系,有的只是疑惑。到老年不應該抽煙,這是出於健康的考慮。但有煙癮的老人不一定就能戒掉,需要家人、醫生的監督。只有在青壯年期可能抽上煙,而這個時期正是一生中感情豐富、精力旺盛、能力最大、壓力也最大的時期。

有趣的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煙草也不是從來就有的;我們但願將來的某一天,煙草也能消失在人類的歷史中!因為煙草的存在從來就是備受爭議。但生活中有爭議的事物遠不止煙草一樣!愛情是這樣,事業上的奮斗也是這樣,我們會不會在某一天考慮將它們統統拋棄?

實際上,煙草不是主動找上門來的;而是我們把它請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愛情上或幸福或憂傷,事業上或成功或失敗,常常拿來一些東西享受和消遣,比如煙草;是我們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煙草身上,轉身又對它喜愛或厭惡!

這個故事通過兩個男人在煙草、事業、愛情中的經歷和思考,講述了很多人身在其中的生活。

目錄

第一章 煙靈魂的舞蹈,是自由的、也是短命的

第二章 火激情的堤壩,可以開啟它、也可以關閉它

第三章 燃曾經沉寂的,爆發出來,是意外、也是宿命

第四章 滅是太陽落山,月亮將顯的那一刻,失望、但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