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好兄弟就要安排的妥妥當當(2 / 2)

明天下 孑與2 1548 字 2020-09-02

其實,在李弘基軍中,背叛這種事情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指控,像已經被雲昭殺掉的巨寇羅汝才一般,他就是因為勾連張秉忠,才被李弘基驅逐出隊伍的。

而別的小的山頭混進來的別有用心者更是數不勝數,也被李弘基殺了很多。

很多時候,李弘基的軍隊其實就是一個松散的賊寇聯盟,大家一起站在闖王這桿旗幟之下,為推翻朱明的暴政而努力奮斗。

這就導致李弘基的統治與草原上的部族聯盟很像,與傳統的中原王朝反而有很大的區別。

強者為尊,這就是李弘基隊伍中最顯著地特點。

這也是李弘基為什么會主動退出京城,主動出山海關的主要原因。

李弘基此人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他的大局觀極為強大,就是因為他能從大局出發來衡量自己的何去何從,這才又一次讓他的軍隊躲開了藍田皇廷雷霆萬鈞的攻擊。

並從一場混亂中全身而退。

大明賊寇多如牛毛,可是,那么多的賊寇都死了,王二兄弟被斬首,王嘉胤被斬首,王自用死了,高迎祥死了,羅汝才死了,不粘泥死了,射塌天死了,老回回死了數不盡的賊寇都死了……

如今,活下來的不過是他李弘基,張秉忠以及雲昭!

昔日赫赫有名的八大寇連一桌麻將都湊不齊了,事實上他們也沒有法子再坐在一起了。

張秉忠被雲昭逼迫的遠走天邊,現在,他李弘基也將要遠走天邊了。

一座山容不下兩個強盜!

更不要說他們三個了。

所以,李弘基對雲昭驅趕他們的行為並沒有多少憤恨,如果他有雲昭的實力,也會做同樣的事情,說不定會更加的無情。

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從自己利益出發的,不論是離開山東,還是離開京城,亦或是來到遼東,每一次都是他審時度勢之後得出的結果。

他知道自己的根基不穩,所以,只有把這些人全部帶到絕境之中,才能把這些人擰成一股繩,為自己的雄心壯志奮斗。

現在好了,這些人已經品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已經知曉了什么是富貴生活,也明白了人世間有的是比白面饅頭更好的東西。

有了這樣的體驗,他們就回不到原來的生活中去了,過不了曾經過過的苦難日子。

而他們曾經享受到的所有東西,都來自於搶劫。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

說真的,李弘基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當皇帝的料。

之所以成了皇帝完全是被部下們簇擁成的。

他也知道自己當不了皇帝,從殺了那一對奸夫**之後,他就知曉自己此生休想能夠安定下來。

戲台上的戲子終於唱完了最後一段唱腔,離開了戲台,台子下面看戲的人也如夢初醒。

一個個排著隊向李弘基抱拳施禮之後,就匆匆離去了。

不大功夫,戲台子下邊就剩下李弘基一個人,他看著空盪盪的戲台,再看看空盪盪的場子,搖著頭低聲道:「曲終人散,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凈啊……」

高桂英來到李弘基面前道:「劉宗敏全軍都收回來了?」

李弘基皺眉道:「這是什么話,我們只是給宗敏兄弟換一個差事而已。」

高桂英笑道:「你說得對,不過,闖王真的放過郝搖旗了?」

李弘基道;「這個時候內訌?」

高桂英點點頭道:「只好放這個叛賊一馬了。」

李弘基搖頭道:「既然他是雲昭的人,那么,他跟建奴就該是死對頭,把這個消息告訴吳三桂吧,他要投誠建奴,總該有點見面禮,人家建奴才會高看他一眼。

我們跟吳三桂也是兄弟一場,不能把人家利用完了,一點好處都不給,這不是做兄弟的樣子。」

高桂英崇拜的瞅著身材高大的李弘基道:「闖王一心為兄弟著想,不論是哪一個兄弟您都會安排的明明白白,只給兄弟好處,從來都不戕害兄弟。

咱們營中百萬兄弟都該一心一意的跟著闖王,才有一個好結果。」

李弘基笑道:「對兄弟只有用心,才能換心,這么多年下來,我李弘基沒有積蓄下什么私財,幸好留下了一批跟我肝膽相照的兄弟,足矣。」

夫妻二人有說,又笑的離開了戲台,此時,正是遼東春柳泛綠的好時候,不似南方那般燥熱,也不如玉山那般溫涼,雖然還有一些殘冰未曾化去,畢竟,春天還是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