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囚凰 完結+四篇番外_分節閱讀_45(1 / 2)

新第三AK小說為你提供最好看的小說,網站地址:m.shubaol.com 無限地拉長,每一秒都慢慢的數著過去,楚玉仰著頭,雙手放在腿上,盡管容止扣著她下巴的動作很輕柔,輕柔得隨意便能掙脫開,可她卻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任由他擺弄著。

感覺上好像是過了許久,楚玉深呼吸一口氣,伸手扯扯容止的袖子,以行動示意問他什么時候結束,接著便聽見容止的笑飄過:「公主你昨日究竟做了這么,喉嚨里腫成這副模樣?」楚玉感覺到下巴上的手松開,立即如蒙大赦的朝床里坐了一些,直起仰得發酸的脖子,目光正與後退半步的容止對上。

容止凝望著楚玉,溫聲安慰道:「公主不必憂心,我這便去開葯,只需調養三五天,便可恢復如常,不過這些天要留神別再說話,以免傷上加傷。」

楚玉已經吃到可苦頭,哪里還敢任意亂來,連忙閉嘴點頭,雖然遺憾這兩日不能繼續給劉子業播種,但她也要先保住這嗓子,才能今後繼續作為。

粉黛送走容止,楚玉又比劃著讓幼藍取來紙筆,給劉子業去信,說明自己的情況,故事暫時停止連載,等她什么時候嗓子恢復了,再繼續說。

容止先去了尚葯司取了醫治咽喉的葯,寫明用法用量後令人給楚玉送去,他卻一個人回了住處,在書閣中將自己關了足足大半日。

一直到傍晚,容止才緩步的步入修遠居,坐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桓遠與墨香忙碌,直到桓遠忙完了歇下來,問他來此何事,才帶著點困惑不解的神色,問道:「桓遠,你可知道,古詩有個叫康熙的皇帝?我閱遍典籍,也未曾找到有關康熙帝的記錄,你學識淵博,想必知道的典故比我多些。」

今日給楚玉看喉嚨時,他不小心瞥見楚玉放在床頭的文稿大綱,紙上寫得密密麻麻的。他倒也不是存心偷看,只是他目力極佳,又兼記性驚人,只瞟了一眼便記住了七八成,好奇心下又多看了兩眼,雖然不耽誤給楚玉看病,可心里卻記住了那個名叫康熙的皇帝,以及紙上所記載的有關事跡。

那紙上所書的斷斷續續,甚至有些文理不通,但容止心思靈敏,很容易便通篇理解,然而他搜遍記憶,卻想不起史上什么時候有這么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

桓遠自然也不記得什么時候有一個叫康熙的皇帝,然而他知道容止不是一個會在這種問題上胡鬧的人,思索片刻後道:「也許我所學也有不足之處,不知你房中書典可有記載?」

容止搖搖頭道:「我來此之前,已經將有關的文稿翻閱遍了,自然是沒有,才來求助於你的。」

兩人默然對坐一會,沒什么話可說,容止站起身道:「也許我有所疏失,錯過了什么也未可知。」

接下來的一連好幾天,府上兩位學識最淵博的人,都在為了同一個問題在困擾:康熙是誰?

而幾日後,楚玉嗓子痊愈再入宮中,卻看見天如鏡就站在一座偏殿門口,楚玉本想眼不見為凈,目不斜視的從他身邊走過,然而在走到天如鏡身側時,卻聽見他清澈無波的聲音:「康熙。有沒有乾隆。」

就算是問話,他的聲音,依舊沒什么起伏,說得好像陳述一番。

楚玉陡然停步,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轉過身去看天如鏡,眼神好像見了鬼。她對劉子業說的故事,是有胡亂編造沒錯,可是她敢發誓,她絕對未曾從嘴里吐出過乾隆這個名詞!

楚玉還沒來得及深思,天如鏡的第二句問話又來了:「你看過天書?」

第二卷 紅了櫻桃綠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拋 第八十七章 袖里藏乾坤

書?

什么是天書?天如鏡為什么要問她這個?憑什么判斷她看過那什么天書?

楚玉面上不動聲色,心里卻在飛快的思索盤算著,聯系天如鏡的前一句話,他說出一個「乾隆」,康熙與乾隆都是一千多年後,不可能被這個時代的人所知的角色,她知道康熙,是因為她本身來自一千多年後,那么天如鏡呢?

難道他也是穿越而來的?

不對,這並不能解釋他身上那圈藍光的來路,而所謂的天書又該怎么說?

天書天書,顧名思義,便應該是書了……楚玉面無表情的看著天如鏡,胸口卻好似有波浪在翻滾,一波又一波的,連靈魂都跟隨著泛起了漣漪。

天書……天書……

天如鏡認為她看過天書,是因為她說出了康熙,而天如鏡說出來乾隆,其原因是否是……他也看過那什么天書?

而所謂的天書,上面記載的,竟然是超出這個時代的歷史?

短短幾分鍾的功夫,楚玉心里面已經做出了幾十種設想,她雙眼一眨不眨的看著天如鏡,反問道:「在我答話之前,你也該先告知,你是如何知道,我說過康熙此人的?」

其實不用天如鏡說,她也能大致猜出來經過,無非是劉子業將她說過的故事又告訴了別人,也許是直接讓天如鏡聽到了,又也許是經過幾人之口的輾轉。楚玉問這個問題,並不在乎天如鏡的回答,只是想給自己一個緩沖地時間。讓思路更加清晰些。

她要怎么說。才能在不暴露自己來路地前提下,獲取更多的訊息?

經由天如鏡,楚玉才知道她養嗓子的這些天。劉子業閑著沒事,又記掛著她地故事,便將從她這兒聽來的東西向後宮妃子顯擺,直接在宮中開個說書館,而那些妃子聽了之後,又彼此相傳。偶然被應召前去「驅鬼」的天如鏡聽到,便又順藤摸瓜的找到了故事的源頭,也便是楚玉。

繞了一個圈,終於又回到她身上,於是天如鏡就在這里等著楚玉,等她前來,問個分明。

楚玉凝視著天如鏡的眼睛,微微一笑。慢慢地道:「天如鏡,我忽然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我們來對上一對如何?看我所知的,與你所知的是否一樣?」天如鏡應該與她不同。並非穿越而來,否則他不會問什么天書。而是直接問她來自什么時候,現在的重點,便在那「天書」身上。

不意楚玉會這樣說,天如鏡微微一愣點了點頭,兩人撇開官宦,在宮中一條安靜的小路上並肩徐行。

楚玉先開口:「三國之後是兩晉,兩晉過後南北朝,隋朝一統南北,唐取隋而代之,而南北朝中,南朝又分四代,宋為第一代。」

楚玉所說的,是自己所在的這個年代前後地歷史,她所處的南北朝位於隋朝之前,三國兩晉之後,是天下南北兩分的局面,這段時期超級混亂,混亂到楚玉甚至記不清一共換過幾個朝代,只能泛泛的簡述,對於南邊這半邊兒地地盤,她大致知道分為四代,第一代劉裕所立的南宋,不是唐宋元明清地那個宋,而是南朝宋。

至於今後的三代,楚玉只記得接下來的那個朝代皇帝姓蕭,其余的,完全沒印象了。

楚玉說完後便扭頭看著天如鏡:「之後又是什么?」該他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