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 名士養成記(1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471 字 2021-06-16

庾懌來到紀府拜訪的時候,沈哲子還在認真的為族叔沈沛之制定成為名士的規劃。

這是一個務虛的年代,一個人的名氣遠遠重要過才能,對前途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世家大族掌握話語權的時下,名氣高低便意味著對一個人的認可度。

而一個家族能否培養出名士,便是其社會資源的最大體現,最起碼在這東晉一朝,個人的名氣影響力是要勝過家族郡望的,有時候甚至還要過掌握的物質資源。

譬如陳郡謝氏,大概陳郡本地人都不知道這個家族是個什么鬼,但在東晉以降,卻是江左一等門閥,這與其家族成員的個人名氣是分不開的。其家族崛起的第一桶金,就是謝鯤個人所擁有的名氣。

還有一個就是陳留阮氏,這個家族從阮籍以降可以說無一樁可堪稱道的事功,只熱衷於清談飲樂,甚至連斂財置業都不熱衷。但居然還能存在這么長時間,一直是僑姓高門,家族成員屢居高位,便是因為其掌握了龐大的社會資源。

如今陳留阮氏名氣最大的阮孚,乃是竹林七賢中阮咸的兒子,這哥們兒可以操蛋到什么程度?他擔任丹陽尹,皇帝臨死前溫嶠強拉他入宮接受顧命,阮孚百般不願,行到半途甚至借尿急下車逃跑。

丹陽尹乃是京城長,少有的高官,在神州6沉,漢祚衰弱的年代,朝廷居然用這種無擔當的貨色擔任京畿長,堪稱吊詭。按照沈哲子的看法,如此志趣高潔、矯矯不群之人,生而為人對其都是一種侮辱和褻瀆,就應該直接擼牆上,不應該來這污濁世上走一遭。

當然,名士之中並不乏真正的人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向虛避實,甘於無為而恥於任事,所謂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自己不肯做實事罷了,嘴還特別賤。

號稱永和風流之宗的劉惔有次看到桓溫戎甲在身,就調侃他:「老賊欲持此何為?」

桓溫回答他:「我如果不做老兵,你們這群王八蛋還能安穩的坐在那里吹牛逼?」

當然桓大司馬用詞沒有這么粗鄙,但沈哲子覺得這大概應是其內心真實想法。對於所謂名士,他心里確實全無好感,哪怕對方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但代價則是把世道糟蹋的破敗不堪。

名士無作為,但卻掌握龐大的社會資源,這是沈哲子需要的。所以對於培養沈沛之成為名士,沈哲子還是比較上心。

名士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第一是門第家世,第二是個人素養。

家世方面,吳興沈氏也就那樣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近期雖然略有起色,但也難稱吳中清望高門。

個人素養方面,名士應該具備的素質,大概可以按照《世說新語》來分類,其中比較重要的品性、談吐、容貌、識鑒。

老實說,沈沛之除了面貌清癯出塵,別的方面都是馬馬虎虎。性格不夠淡然,品味不夠高潔,言談不夠清逸,一個連自知之明都沒有的人,更不要說什么識鑒別人了。

簡而言之,名士該具備的技能,除了喝酒、服散勉強合格外,其他逼格、清談、臧否時人之類的技能,沈沛之全不具備。

這段時間來,沈哲子經常請沈沛之過來。出入烏衣巷次數多了,得以見到且交流的大人物也多,尤其經常能夠看到紀瞻這種南人國士,沈沛之的眼界也隨之提升,不會再遇到大場面就戰戰兢兢、口不能言。

這也是人之常情,人之所以會對某些大人物心存敬畏,多半要歸功於神秘感。但只要了解得多了,也就會明白,大人物也是人,也要吃飯喝水,也有七情六欲。神秘感消失了,敬畏之心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眼界開闊,底氣自生,沈沛之舉止之間也就不再過於拘束,手腳一旦放開,氣度也就有了。雖然時間還沒有多久,但耳濡目染下,沈沛之的氣質已經悄然生改變。偶爾在烏衣巷遇到某位貴人,不復最初的拘謹,有時候甚至還能自如的對答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