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9 危言聳聽(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595 字 2021-06-16

其實這些高門子弟絕大多數能建立功勛,其本身的才能固然不容抹殺,但絕大多數其實也不過中人之姿,若不是在這個特定的歷史背景,有諸多裙帶關系可以依靠,若換一個歷史背景士庶同流相競,其中相當一部分都要泯然眾人,競爭力實在太差,能力方面並不具備無可取代的特質。

心中一邊感慨著,沈哲子又一邊耐著性子翻看了幾份,仍是一無所獲後便漸漸沒了耐心,正待要將這些事情交給任球等人去處理,突然任球手捧一個木盒驚語道:「郎主請觀此文,其中所載囊括諸多,實非我等能夠目量。」

沈哲子聞言後心中便是一奇,接過那木盒來先看一眼門生記載的送信者留言,見上面寫著「若不觀此,遺憾半生」,雖然也透出一股自傲氣息,但較之旁人那些動輒便威脅沈家家業無存的留言卻是平和得多。

待將盒中文章取出剛看一個開頭,沈哲子眉梢便禁不住驀地一揚。且不說這文章所論述內容,單單用詞便是朴實嚴謹,並無太多浮華虛詞堆砌,迥異時下那種艷麗空洞文風。這讓沈哲子心中不乏期待,坐在席位上認真翻閱起來,越看下去,眉目之間驚異之色便越濃。

這篇文章前半部分描述了一個地處關中的塢壁經營狀況,其中關於時下關中風物描寫詳實細致,哪怕沈哲子這種從來不曾踏足關中的人讀來,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亂世板盪復雜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但這些風物描寫還在其次,最讓沈哲子感到詫異的是,文章中重點論述塢壁中存在的一種名為功籌的計量之物。這功籌便類似於塢壁這個小型社會中流通的貨幣,文章作者將之引用與南苑兌票進行類比,其中許多觀點都讓沈哲子有耳目一新之感,關於功籌和兌票的認知見解頗為深刻,已經頗具後世的許多金融理念。

沈哲子從不會因自己腦海中那些後世知識觀念而小覷古人,尤其是在制度構架方面。其實所謂的制度構架,不過是人與人交流的常態,以及資源管理調配的一種方式而已。

或許古今有異,但原因不在於古人的短視,而是文化背景不同、生存環境不同和物質基礎不同,脫離了這些去談論制度的優越性,只不過是越辯越混沌,緣水撈月,勞神費心難有一得。

而在金融和市場管理方面,古人的認知也就未必遜於後世。比如管仲治齊,無論在什么年代而言,都是政府刺激經濟、管理市場的典范!後世許多打磨多年、引以為傲的觀點和方法,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先民早已經認識到並且熟練應用起來。

沈哲子手中這一篇文章就是如此,對於貨幣替代品的票據認知非常讓人驚艷,或許其中許多觀點尚存在一些模糊,但也有許多地方都非常高明,甚至較之沈哲子援引後世理念粗暴應用更能契合時下的情況。

將這文章通覽一遍後,沈哲子又返回頭去將其中一些章節反復閱讀咂摸深意。

除了關於兌票的論述外,這篇文章中關於時下南北形勢的認知也頗讓沈哲子感到有趣,尤其針對於北地經營的方略,更是沈哲子早先不曾聽聞的論點,雖然其中有些觀點不乏脫離實際的激情之語,但更多的則是讓沈哲子有不明覺厲之感。畢竟針對北地形勢,沈哲子也只是多從旁人轉述得知,並沒有一個身臨其境的真實認知。

閱讀良久之後,沈哲子才將這文章放下,抬頭問道:「此人名帖可在?」

任球見沈哲子罕有的專注閱讀,便知其對此文著者高看一眼,聞言後便將名帖呈上去。

「京兆杜赫?」

沈哲子手持這名帖略一沉吟,旋即便笑起來,益感受到北地高門較之南渡人家的不同。他家中那位崔琿崔先生也是長於庶務經營,而這京兆杜赫任事之能沈哲子尚不知,但觀其行文洋洋灑灑數萬言,其中片言只語的虛詞都少,可見也是一個立身實際之人。

若強攀扯一下,沈家倒於京兆杜氏也算有淵源,沈哲子老爹沈充被時人稱以江東武庫,所類比的便是京兆杜家的杜預杜武庫。

手持那份名帖,沈哲子吩咐道:「安排人去調查一下這個京兆杜赫相關種種,越詳細越好,明日午前送來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