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以攻代守(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626 字 2021-06-16

在淮南一地的經營,以及與塢壁主爭奪人口的較量中,看似沈哲子大占上風,而那些塢壁主們則無力制約。那是因為沈哲子掌握著軍隊、財力和大義三個大優勢,雙方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較量。

但若是放之整個天下,淮南這種模式只是特例。而且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中,為了能夠爭取更多助力,無論願不願意,沈哲子都要有所妥協。

當然這些都言之過早,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守住淮南。

大量人口的入籍,所帶來的並不只是行政管理的壓力,組織生產和安置問題同樣很重要。否則就算是入籍百萬,但只能瞪眼吃干飯,卻不能有效的投入到生產中,反而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大戰在即,自然不可能再盡付屯田。而且,沈哲子也必須要考慮到,要給在戰亂中南逃來的流民們留下足夠的安置空間。所以這一部分人口,稍後還要大規模的往南遷移,而這也是沈哲子此前與江東人家商談交易的內容之一。

「稍後還要有勞道暉,組織征集五千戶丁,屆時梁郡會派人入鎮引領南徙。」

淮南之地民眾大多流民游食,倒也無所謂故土難離、安土重遷的考慮。這些人口一旦去了梁郡,便能投入到江東的生態圈子中,較之留在淮南所能創造的價值要大得多。

當然這些人口只是租工形勢,不只在籍,而且郡府還要征抽賦稅。

除了這些之外,沈哲子又叮囑杜赫另編匠籍。匠戶是較之尋常丁戶更寶貴的財富,尤其是關系到冶鑄等軍用方面的。

別的且不說,單單沈哲子封國中的冶鑄大基地,再多匠戶都不嫌多。而且這些產業,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容旁人染指。

聽到沈哲子更加細致的指示,杜赫臉色不禁更苦,一句話的工夫,而他的任務又艱巨數倍。如果不是這種忙碌能夠帶來十足的成就感,加之杜赫本就在江東待得時間不久,尚未沾染玄虛俗風,說不定便要迎難而退。

杜赫這里剛剛離開,尚在鎮內的眾將也都紛紛來見。

如今鎮中幾萬人馬,除了一萬人駐守壽春本鎮、居中策應之外,余者俱都分散在淮水兩岸諸多戍堡要塞之處。同時有大大小小百數艘戰船組成強大水軍,在淮、汝、穎、淝水等諸多河道之間游弋布防。

在壽春態勢基本平穩之後,沈哲子便放棄了此前的保守防御。郭誦率領三千水軍,自淮水而上,拔除了上游穎口的一些羯奴戍堡,並且已經深入到了穎水。同時路永部則向淮下出擊,與徐州軍共守渦口。

同時騎兵規模也擴充到了四千之數,不過由於在淮水北岸尚未能建立一個穩固的駐點,所以只有數百騎過江,以作斥候之用。

沈哲子南下梁郡的這段時間里,羯奴大部雖然仍未南來,但是局部小規模的戰斗已經屢有生。而這些戰斗,多數都以淮南軍勝利。

時下南北兵眾,若是單以兵員素質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懸殊,甚至在單兵作戰能力上,晉軍還要隱隱勝過奴兵。最起碼就淮南軍而言,在軍備方面便勝過這些地方奴兵一籌。

羯奴也並不是什么刀槍不入的驍勇惡魔,內遷年久,也多以耕桑維生,生活習性上與晉民已經沒有太大差別。而且在永嘉之前,這些雜胡們乃是社會的最底層。或是因為多受壓迫,一旦得勢,便加倍的暴虐,因而漸有妖魔之名。但其實劈砍起來,也只是血肉之軀而已。

有沒有舟船水路的配合,晉軍完全就是兩種作戰水平。江東少騎,這是天然的劣實,以步卒抵擋羯奴游騎沖擊,自然負多勝少。所以在沒有大規模兵員集結、有明確戰略目標的情況下,往往都是以防守為主。

今次淮南軍主動過江出擊,戰車結陣屢屢得功。水軍只要在江岸上爭取到立足點,便能以戰車推進,很快便在對岸結成牢固的營壘。同時在水軍舟船配合打擊之下,穩步推進,擴大戰果。

而羯奴方面,大軍仍在集結,地方上本就缺乏有序的調度。即便有成建制的軍隊,比如此刻坐鎮譙城的後趙石聰,眼下也是收縮防線,少有主動出擊,應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雖然這些小規模的勝利未必足以影響到整場大戰的最終結果,但對人心的安定無疑是巨大的,而且也能加強淮南軍各部之間的磨合,大戰中能夠更有效的調度配合。

而且,在淮南軍保持出擊的同時,也將許多淮水北地的晉民接引南來。這些人的到來不只能夠充實地方,也帶來了相當詳細的北地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