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意在丞相(1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3326 字 2021-06-16

當台城已經因為司馬勛之事鬧得紛亂不已的時候,庾條也算是半個始作俑者,剛剛入住通苑安頓下來,旋即便被召入了苑中去拜望皇太後。

「幼序你身在江北,來為阿姊詳細講一講維周在淮南這一戰始末。」

皇太後此前雖然作主將興男公主送過江去,但心緒卻始終都不安寧。她雖然以皇太後臨朝聽政,其身份之尊貴此世幾無婦人能夠越,但言道命數實在談不上好。本身眼下這一尊崇身份便是其夫早亡換來,諸子俱年幼,國中又是紛爭不已,哪怕是明顯當世的時賢都應付不了如此波詭雲譎的局面,她一個婦人應付起來更是倍感舉步維艱。

譬如今次淮南大捷,原本在她看來應是有利於社稷的莫大喜事,可是各個方面、各懷心思的說辭俱都向她涌來,讓她難以分辨孰善孰惡、孰是孰非,更難保持公允的態度去博采各方之說。

更要命的是,她甚至連什么人該相信,什么人不該相信,又該與什么人去商議,都在眾說紛紜之中漸漸迷茫起來。

庾條倒是不知皇太後心情之紛亂糾結,當即便將自己所知淮南一戰之始末原原本本對皇太後講述一番。

皇太後聽完之後,也因情緒之劇烈起伏而汗流浹背,忍不住嘆言道:「都內不乏人言,今次羯國胡主身死,國將大亂,大軍不戰自潰,並非烈戰之功,維周不過是適逢其會而已。卻沒想到,這當中仍有如許多的血淚奮戰……也真是辛苦了維周這個孩兒。」

庾條聽到這話後,已是忍不住冷哼一聲,沉聲道:「臣雖不才,未曾親上戰陣,但也知淮南此勝之不易,將士用命戮力才得輝煌大勝!都下為此奸聲閑言之輩,實在其心可誅!譬如當初未戰之時,羯奴窮國甲兵浩盪南來,又有何人敢於誇言必阻奴軍於淮上?唯有維周敢於激言,死戰於淮,凡片甲仍存,不使奴眾一騎過江!不獨壯聲,更有壯舉!單此一份壯烈,便已經勝過世道群賢!」

「是、是,維周這個孩兒,真不負先帝對他鍾愛有加!若非有他力主為戰,今次社稷又怎么能穩立江東。門下有此佳婿,實在是先帝慧眼給皇帝挑選重用的肱骨之助!」

對於沈維周這個女婿,皇太後是萬分的滿意,否則不至於因恐閑言攻訐自家女兒以害夫妻之情,便將興男公主匆匆送過江去。尤其經過今次淮南一勝,她對沈哲子的看重更是遠遠過了所謂的世道群賢。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完全全,完全沒有一點懷疑的信任。

「維周這個佳婿賢臣,確是無可挑剔。但實在是有一點,讓人深念懷內,他終究是南人出身……」

講到這里,皇太後臉上又是不乏惋惜,深感人無完人:「我倒不是懷抱南北之偏望,但彼此確是鄉情、人望都有偏頗。我擔心若是就此獨崇於南人,或將因此冷落舊人人心,難免要生出疏遠王教之狹念……」

其實無論是皇太後,還是當下之時人,南渡僑人乃是社稷之根本,這一點認知可謂根深蒂固。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沈哲子的否定,沈哲子可以說是南人中的一個異類,至今已經完全被世道南北所接受。但就算是這樣,他南人的出身決定了他的一些立場以及那些宗親故舊的關系,這一點是無從割舍的。

庾條聽到這話,一時間也沉默下來,他與沈哲子關系確是好,甚至願意以性命為沈哲子作保證,但若擴及到整個南人群體,他也實在是不好表態。憋了好一會兒,庾條才驀地嘆息道:「其實僑人也未可深信……」

僑人不可信,不獨獨只是說琅琊王氏等青徐僑門,此刻庾條言中所指更多還是他家那些豫州舊好。蘇峻之亂後,他家之聲譽可謂跌落到了谷底,隨時都有被清算之危險。那時候故舊多有拋棄,親戚甚至都避嫌不見,如果不是沈氏吳人鼎力相助,他家只怕就此要於世道中沉淪下去。

尤其是此前他二兄庾懌甚至在台中都立足不住,不得不避居歷陽廢土,重新將局面經營起來。那時候能夠在豫州舊好那里獲得的援助也實在是少之又少,即便是偶有一些聯合,也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是那種不計得失的鼎力扶持。

隨著豫州局面漸有起色,尤其是梁郡、淮南等地相繼收復創建,時局中多有人抨擊他家親近南人疏遠鄉人。但那些人在說這些的時候怎么不想一想,當整個庾家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之際,是什么人與他們風雨同舟、守望相助?

要知道那時候因為大兄危急時刻拋棄皇太後的關系,甚至就連皇太後對於母家的信任都有所削減。庾條心內未必沒有南北分別,但是在他心目中,能夠在他家最危難之際都不離不棄的沈家,關系之親厚較之如今的皇太後甚至都更勝一籌。

皇太後倒不知在自家兄弟心中,自己甚至都已經淪為第二流的交情。在略作沉吟後,她還是又開口問道:「如今淮上局面已是大好,我想將維周召回都內再安養幾年,幼序你覺得如何?」

她雖然將興男公主送過了大江,但仍然沒有放棄這個想法,倒也並不是想要刻意為難沈哲子,甚至在她看來這對沈哲子也是有好處的。她家這個賢婿如今尚未加冠,但卻已經大功震世,如此勇進闊行,皇太後是擔心其勢不能長久。兼之通過對沈哲子的冷處理,也可以稍微壓制一下如今南人聲勢大漲的局面,讓南北之間再次達成平衡。

不過由於此前興男公主的提醒,皇太後也意識到給自己提出此類建議的那些人未必就是一心為國,其實內心不乏險惡之想。但這建議還是頗得她的認可,只是因為一直乏人商議,所以心內仍是遲疑難決。

庾條聽到這話後,眼皮都是驀地一跳:「皇太後萬萬不可為此想,戎者國之大事,以穩重謹慎之用心,而求催破敵國萬軍之壯烈。這與政務實在不可一概而論,當國者或有斧正之心,絲縷之轉移落於軍中卻是萬眾之仰望。如今淮上局面大好,可以說是維周一手締造,如今淮南軍民萬眾俱都仰識其人之所命。一旦輕招歸國,則生民俱都肝腸震盪,大好局面或要朝夕崩毀!」

講到這里,他唯恐自己說服力不夠,順便講了一下奴國昏招迭出的案例,臨戰在即將方鎮大將召回國中,結果令得彭城重地頃刻易手,也因此造成了此戰最終輸得一敗塗地的局面。

皇太後聽到這里,心內也覺驚悸。她其實不是沒有想過將沈哲子召回來的後果,所參考的則是早前記憶最深刻的蘇峻之亂,但沈哲子與蘇峻不同,本身生於南鄉,又是忠勇的無可挑剔,即便是召回來,也不會生那種惡劣之劇變。

「其實如今淮上局面看似安好,但仍可未稱之大靖。豫南各處暗潮涌動,淮南鎮中又是諸用告急,若非維周挾大勝之威望坐鎮彼處,只怕早有異變頻生。非我小覷當朝群賢,以我觀之,如今朝野內外單在淮南一地,能夠取代維周坐鎮者,實在乏人可選!」

皇太後聽到庾條如此力言,終於還是漸漸打消了這一想法。不過轉而又有一事涌上心頭,繼而便開口問道:「淮南明明大事已定,何以遲遲捷報不傳?如今台內諸多焦慮,冬日正祭頗受阻滯,維周又不是不識大體之人,怎么會這么做?」

庾條聽到這個問題後,在殿中左右打量片刻,然後才低語道:「維周之所以要如此,實在也是有苦衷。請皇太後屏退左右,事關重大,臣也只敢密言以陳。」

皇太後聞言後便擺擺手,於是殿中諸多侍立的宮人、內侍俱都告退,只留下幾名絕對親近之人。

「臣今次歸都,攜一罪囚,名為司馬勛。其人冒認宗籍,已是膽大妄為令人驚悸,早前竟為台使過江撫軍。維周因好奇其人身世,故以招近以問,卻不料其人竟是心懷歹念,藏刃於懷,若非近侍謹慎,維周險為所害!」

聽到庾條這么說,皇太後已是陡然色變,甚至險些從席位上跌落下來,語調更是顫抖不已:「竟有此事!那、那么維周他、他可曾……」

講到這里,她才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若是沈哲子真為所害,那么淮南早就大亂,更不會有此前大破奴國幾十萬眾的壯舉了。但是一想到國戰在即,居然有人敢行刺前線將帥,皇太後一時間也是後怕的手足冰涼,繼而更是牙關錯咬:「那害國罪囚何在?定要將之臠割示眾!還有何人派遣賊人?一定要追查到底,決不可姑息國賊!」

庾條講到這里,嘴角已是泛起一絲苦笑:「維周絕非虛仁之輩,若是於國有助,雖千萬之眾也要排兵殺之!如今羯國已是大亂,正是江東上下同心,勇進故國之時。若是此刻爆出此種惡跡,則內外必定驚疑膽寒,或將害於王業復興之大業。所以一直隱忍至今,今次將罪囚押解歸都卻不大宣其罪,正是大忍為國,不願因此攪亂時局,使國無寧日。若背後弄奸之賊能夠自慚自懼而自退,這於社稷而言也是大益……」

如今台城之內,各方俱都綳緊心弦,提心吊膽,凡有風吹草動,必然引得萬眾側目,更加沒有秘密可言。

沈充歸都未久,正是備受關注之時。台臣們也不會因為他此前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配合態度,而忽略其人的危險性。所以當沈充突然離開台城往都南而去的時候,其身後便跟隨了大量的各家耳目。

如今的建康都南,已經是吳、會人家主要聚集點,吳會人家在這里的聲勢之高,甚至已經過了丹陽本地人。沈家作為如今吳中人家的頭馬,在這里也是廣置產業,多有子弟部曲安置於此。

在沈充離開台城的同時,在都南這些坊市、園墅以及邸舍之間,也有大量人眾於此聚集的跡象。都南所在本就是人煙稠密的繁華區域,對於一些異常的跡象感應也都不乏敏捷。當十多人、百數人成群結隊的在一些固定的地點聚集起來的時候,很快便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