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 不負七尺身(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542 字 2022-08-07

心中略一轉念,他便又笑語說道:「關隴之地,罹難日久。王師光復,使我鄉土生民再發新生。往年適亂之際,謀生艱難,又哪能得享此等盛宴。今日之集會,既有世道昌盛之美,又有群賢爭輝之美,我只遺憾自己無有妙筆,不能壯篇詳錄盛事,賦說於後,揚播及遠,以供萬眾賞嘆。」

一邊說著,他還一邊望向沈大將軍,一副欲言又止模樣,暗示意味十足。沈大將軍詩賦之名也流傳頗廣,他們這些鄉士赴宴,對於大將軍的品性雅好自然也都有一番了解。於是隨著杜彥講完,其他人也都不免發聲感慨,希望能得壯美詩賦再給今日盛會錦上添花。

江虨這會兒還在思考之後西行前往涼州的事情,聽到眾人如此發聲,又偷眼望向大將軍,自覺得詩賦之類雄篇,哪怕才情再高也難俯拾皆是,於是便開口打個圓場,笑語道:「或詩或賦,言情述志,意達即美,文學之事,自然人可共襄。諸位有此抒情之欲,自可暢所欲言,稍後輯錄刊定,也是一樁美談。」

說話間,他又點名指向席中幾人,因為主持《關隴門第考》事宜,對於關隴才士當中有多少才情盎然之選,他倒也如數家珍。

之後他又望向大將軍,笑語道:「目下殿中尚有館院少流,俱是大將軍禮聘厚邀名師教養的少賢英流,枯坐則寂寞難免,不妨讓他們也加入其中?」

沈哲子聞言後便點了點頭,面向偏殿的方向笑語道:「你們這些學子,大概也都久存才器久蘊、無從彰顯的憂愁,今日得列此中,更兼關隴賢流匯聚,正是小子揚名良機,放情揮灑,不必拘束。」

學子們聽到大將軍這么說,一個個也都激動難耐,待到侍者發下紙筆,便都絞盡腦汁,開始組織辭藻。

至於沈哲子,倒也沒有太強的表達欲。往年他所以頗為熱衷文學之道,一者也是為了沽名,二者是為激勵人心。至於說真正有多少創作欲望,那也未必。從這一點而言,他倒比較佩服魏武曹操,功業如何且不論,那種澎湃如潮涌的激情,是他多有不及的。

殿上眾人或是捻須吟詠,或是垂首構思,一時間氣氛便有些沉悶,哪怕是一些粗豪的鄉野武夫,也將此視為一個可作表現的機會,也想憑此稍搏青睞。或許欠於水平,也都在苦思回想蒙童時所學的聲韻基礎。

由這一點也能看出來,這些關隴豪右們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最起碼在個人素質一樁還是有一些底限保證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雖然行台一直在努力構架人才的階梯培養機構,但是隨著統治的疆土越來越廣闊,人才的缺口還是不容小視的。

這些現成的人才加以挑選任用,也是一個立足現實的解決辦法。

眾人各自用心,殿中一些百無聊賴而東張西望的胡酋們便得以凸顯出來。他們或是內附年久,也久習諸夏風俗,但若講到這種文化活動,則實在是力有未及,此刻更有一種被孤立的落寞感。

沈哲子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人,心內若有所思,稍作沉吟後,便擺擺手讓陳逵行到近前來,攤開紙張研磨待錄。

沒辦法,詩賦還可以剽竊,但書法這種扎實的手上功夫,沈哲子也實在是有欠自信。所以動念選在這個時節西巡,其實也是因為早前家中苦練筆法自覺進步有限,小兒阿秀又受罰練習書法、進步明顯,沈哲子恥於與小兒較技,索性暫避遠行。

宴會半途轉成文會,江虨、杜彥等人作為仲裁,又盛情邀請郭荷主案,規格倒也極高。在場時流,文化素質也都是參差不同,或得一段短句便文思枯竭,但幸在結束的早,也都熱切的請侍者傳送上席。自然也有人吟詠苦思,力求雄賦壓人。

沈哲子吟得幾段絕句,待到陳逵謄寫完畢便放在了案頭,並不急於示眾。得於空閑,便拿起時流上交的作品誦讀起來,心中也是多有感觸,關中文氣不盛,時流措詞也都古朴,倒是不及江東或壯氣、或艷麗各種文風品類之多,水平如何姑且不論,也勝在朴實可愛。

他特意翻看到那個韋諶呈交的作品,見有「邀得寸毫用,不負七尺身」句子,便笑著望向對方,頗有幾分嘉許勉勵的意思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