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 物歸原主(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531 字 2022-08-07

沈蒲生仍是一臉驚奇並狐疑的捧著那彈弓,待被阿兄沈阿秀拉了一下衣角,這才後知後覺的察覺到姑姑那不善的目光,忙不迭捂住嘴巴,過片刻待到姑姑視線收回,才湊到沈阿秀耳邊低語道:「阿兄你是對的,咱們真要多謝這位姑婿……」

沈阿秀嘴角一翹,微微頷首,待見堂兄弟們都已經見禮完畢,他又起身上前,小大人模樣對桓伊揖禮道:「去年秋里行禮時節,我們少輩筋骨稚嫩,不能隨同歸鄉觀禮,大大怠慢姑婿。今日姑婿登門,再請見諒。」

桓伊見狀,便也連忙欠身回應,繼而下意識又望了大將軍一眼,更覺名父麟兒傳言不虛。舊年聽時流熱議大將軍沖齡之際便因機敏而名滿江東,總覺有幾分誇大失實,如今見到沈阿秀小小年紀已是人情周全,也可追想當年大將軍風采一二。

頓了一頓,沈阿秀才又說道:「失禮在前,卻得惠於後,後輩更覺惶恐。因是也小備薄儀,敬請姑婿笑納。」

說話間,他便向閣外招招手,便有兩名家人入內,各自捧住禮盒,擺在桓伊面前案上。

看到這里,沈哲子也不免感覺有趣,探身望著兒子笑道:「小兒知禮是善,不過你家姑婿卻非趣致尋常的俗人。若禮不能投於所好,當心弄巧成拙。」

「那就請姑婿雅觀賞鑒了。」

沈阿秀又說了一句,然後才又退了回去,一副頗有自信的模樣。

桓伊本待抬手回拒,但又被這父子問答勾起了好奇心,見大將軍也饒有興致的望過來,便笑了笑,抬手打開禮盒,之後垂眼望去,表情頓時僵硬起來。

兩個禮盒各自擺著一份禮物,其中一個乃是一張古琴,古琴造型古拙,表面泛著一股歲月積淀但又時常擦拭的獨特光澤,一望可知不是俗物。

但這還並非桓伊關注的重點,此時他兩眼正死死盯住另一個禮盒中,那個打開的禮盒只擺著一卷古籍。古籍紙張泛黃近灰,一望可知同樣也是古物,至於古籍的名稱,只有簡單的兩個字《笛律》。

桓伊之所以表現如此失常,也與之前的沈蒲生失態驚呼原因差不多,因為這一卷《笛律》,同樣原本是屬於他的。只是不同於沈蒲生的象牙彈弓是被他姑姑順走了,這一份古卷卻是桓伊早前主動放棄的。

古卷並非俗物,來歷同樣不同尋常。桓伊除了才學優異之外,本身也極富雅趣,於音律樂理有著不低的造詣,特別精擅笛樂,在館院之間的學子中都頗負盛名。

這一卷《笛律》的作者乃是中朝名士、出身潁川高門的荀勖。荀勖其人同樣精擅笛樂,制有十二律笛,頗為世道雅流所重。其後代子孫荀達,也曾入學馨士館一段時間,雅重桓伊此才,便將先祖這一份《笛律》送給了桓伊。

桓伊得此前代名流的雅籍,心中自是珍愛,視若瑰寶。至於因何失去,還要講到之前的婚事,他是眼見族人們為他的婚事憂愁奔走,心中有慚,也想盡自己一份力。

但他久學於馨士館,即便想要盡力,身邊也無珍物可用,這一份《笛律》便是為數不多的珍物。盡管心中諸多不舍,但還是忍痛割愛,轉售館中同樣雅好此技的一位同窗。

為此,年前在江東時,他還幾次登門去向荀達道歉,盡管荀達本身對此不以為意,只道物贈友人,便任由處置,雖然再作轉手,但卻能成就一段佳緣,也是雅事。但桓伊仍是不能釋懷,每每思及此事,心中更覺羞愧不已。

如今舊物再出現於眼前,而且還是以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桓伊一時間都難以消化。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鄭重起身對阿秀說道:「阿秀郎君有心,為我全此辜負良友遺憾,多謝你了。」

沈阿秀則連忙避席道:「姑婿言重了,舊年陌路不必多說。如今雖然仍是相知不深,但姑婿能娶走、能得我家姑姑嘉願托付,後輩稍作盡心,也是應當。」

沈哲子自然不知這當中曲折,但見桓伊如此糾結反應,便也不好多問,只是望著自家兒子又笑起來。而後又見沈蒲生在另一側幾番要起身,都被阿秀踩住衣帶不能起身,便知這兩個小子肯定有古怪,此節記在心里,稍後一定要問上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