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 財如流水(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573 字 2022-08-07

可是現在,他們趁著手中所掌握的財貨資源,在鼎倉等行台下屬機構的統籌下開設工坊,生產出來的物資由王師直接進行收購,可以說只要手腳勤快,就會源源不斷的有所收獲。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膽量更大,對行台的信心也更足,凡有收獲便繼續源源不斷的投入到生產規模的擴大上。

如此刻被鄉人們圍在當中多有恭維的王姓鄉豪,原本在鄴地只是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小塢壁主,去年秋里由鼎倉競得兩處廢窯,重金聘請王師後勤隊伍中的匠人將廢窯改成磚瓦窯,又恰好趕上鄴城的營建,源源不斷的生產,源源不斷的開新,到如今手底已經掌握磚窯十七座,單單仰其謀生的鄉民就多達兩三千人。

原本一個不起眼的鄉豪末流,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身份與地位便發生了逆轉,儼然已成刺史府座上賓客,也實在是令人羨慕不已。

而也有更多的人,或是危患意識太強,或是對行台信心不足,雖然也將土地、蔭丁換成了錢糧,但卻只是囤積起來,做荒年備谷姿態。但只是這一步落後,便只能仰望其他鄉豪新貴的次第崛起,再想迎頭追趕,已經喪失了先機,只落一個坐吃山空的下場。

其實行台對這些鄉戶還是多有保護的,並沒有大肆招引河南民資進入鄴地。否則一旦來自河洛的資本涌入,有千百種方法可以憑著雄厚資本壓制得這些當地鄉人不能出頭,只能淪為廉價勞工。

畢竟河洛入治年久,工商百業已經非常的繁榮,而相對應的人工也在陡增。而像鄴地這些久經戰亂的地域,民眾們甚至沒有工酬的概念,一個盛年壯丁只需要保證能有口飯吃,便可以不惜勞力的做工竟日。

於此生產出來的貨品,哪怕刨除運費的開支,運輸到河洛等地仍然大有賺頭。而且,幾十萬王師大軍駐守河北,足夠維持一個穩定的商貿環境。河洛之間多有豪富無患錢糧不足,唯患乏於生財之道,他們對行台信心更是十足,一旦准入,自會瘋狂的在鄴地興業置產。

畢竟,鄴地早在三國時期便確定其作為河北中心的地位,而行台也並沒有廢棄此地的打算,一旦元氣恢復過來,便會是首屈一指的河北大邑。

眾人還在閑聊,張坦與顧昌聯袂步入園中,待到張坦向眾人介紹顧昌之後,這些得到邀請的鄉流們俱都給以十足的熱情。

這樣的場景,顧昌也並不陌生,他在來河北之前,便已經在江東轉任各處,也積攢了頗為豐富的經驗,很快便與鄉人們談笑風生起來。

一番閑談之後,顧昌欣喜的發現鄴地雖然只是新復,但其實入治的基礎較之江東地境還要好上許多。其實入治地方,最讓人頭疼、最頑固閉塞的,便是那些掌握大量土地、人丁的塢壁主、庄園主。

這些人鄉資渾厚,大可不與外界交流便自成體系,對於州府、郡府的政令也都不甚關注,甚至有些可以強勢到拒絕州郡政令進入他們的私人領土。

顧昌雖然是一個文官,但本身也是狠辣十足,舊年居治長沙,為了推行政令,直接奏請荊州刺史府請得千數州兵,一日之間連破庄園十數處,審判悖法鄉賊近百人,其中甚至不乏長沙郡公陶侃的後裔。正是因為風雅、酷烈兼有,才被鄉人選送到魏州刺史位置上來。

可是通過與鄉人們一番交流,顧昌得知目下魏州基礎已經非常好,鄉戶多從工商。而只要從於工商,便需要與外界交流貿易,必須要受到州府政令的制約。

比如那大磚窯主王氏,雖然財力雄厚,但若真見惡於刺史府,顧昌只需要截斷下發其家的采購,再大的家業都會轟然倒塌。當然如此一來也難免會有惡劣的影響,所以雙方最恰當的相處方式還是相敬如賓,互惠互利。

「王公之名,尚未入境,我便早聞。能夠體察王義,勇為鄉流之先,氣魄可贊!」

顧昌指著那鄉人笑吟吟誇贊,轉又環視眾人說道:「還有在場諸位,俱是鄉流翹楚,百業先鋒,惠家惠民,利國利己。王道播治入此,舊患再不復存,大將軍身擔大義,不獨是要痛殺賊胡,拯救神州,同樣也是希望南北生民再得新生,安居樂業。我忝受王命,入此為牧,除了復興章制之外,也要讓治下民生昌盛,鰥寡孤獨俱能沐於王恩之下,無復飢寒,永享安樂。」

眾人聽到這話,自然紛紛鼓掌喝彩起來。之後又過不久,便有勝武軍將士入府警宿,繼而大將軍便昂然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