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 三代不述,今唯論茶(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857 字 2022-08-07

「請飲!」

隨著一聲清越至極的瓷瓮脆響,沈大將軍已經完成了第一番的布茶,茶坪上擺放著許多瑩白如玉的瓷盞,瓷盞中則各自盛放著香氣濃郁的茶湯。

眾人這才從此前那種沉醉中醒轉過來,但卻因為不知後續禮節而倍感局促,不敢上前取茶。顧昌見狀後便先將瓷盞接過擺在案上,以竹尺撥開茶湯上方的泡沫,再向大將軍頷首致謝,以觀、嗅、品、反、飲等一系列步驟,將茶湯飲罷之後,閉眼回味許久,才又開口說道:「一茶五味,君臣輔佐各得其序,品而三反,回甘透齒,實在大妙。」

其他眾人見狀之後,也都各自取茶啜飲,茶湯入口之後,便有一股豐富的味道陡然於唇齒之間炸開,初感辛烈、後覺濃香,一道咸流壓住舌板,卻又有一股壓制不住的清香透於上顎,呼吸的微弱氣流將這一股微弱清香攪動起來,之後鼻腔里濁氣緩緩排出,整個人精神都陡然一振,而當茶湯順喉留下時,更有一股實質般的暖流直通內腹,等到再作回味,滿口卻只剩下茶飲所特有的回甘。

這個時代的茶飲,大不同於後世主流。拋開口味習慣與加工技法的不同,沈哲子覺得大概還在於茶葉的品種不同,還未經過徹底的馴良改進,或者說有一種野性未馴。

來到這個世道不久,沈哲子便嘗過當時茶飲,遠不像後世所猜測那樣不堪下咽的黑暗料理,反而覺得味道還不錯。

如他今次宴請鄴地鄉流飲茶,所用乃是蒸青研磨加工的類似抹茶茶餅,這是一種比較精良的加工方式,佐料又有姜粉、桂葉、桔梗、花椒之類,甚至包括異常珍貴的胡椒,其中姜桂桔之類是為了豐富茶品的味道,少量的胡椒則利用其揮發性將材料味道帶出,花椒則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味蕾,使得味道變化更富層次。

至於經過蒸青處理的茶末,其實並不像後世炒茶那樣易於發散茶香,各種味道次第將茶香引出,茶香則作為最後的壓陣回甘余韻,至於原本微酸、發澀的口感早已經被前味帶走。

當然,想要做到層次豐富同時又不喧賓奪主,除了配料精准把控,還需要火候掌握,烹煮的時間都有非常嚴密的計算。

後世的想象,本身就是建立在茶飲已經風靡天下且炒茶技藝包括茶葉種類都已經成熟的前提下。哪怕只是人之常情,唐朝士大夫守著紅泥小火爐只為烹煮一鍋胡辣湯也實在有些怪異。更何況胡椒作為發味的材料,言之價比黃金都不為過,唐時宰相元載巨貪,家中抄出胡椒八百石,成為流傳千數年的貪官梗,可見哪怕在當時,胡椒都難作為市井間的消耗品。

當然,如今南國飲茶之風越來越盛,尋常人自然不會這么講究。如今南國茶貨大體也有幾個分類,像是用於對外交易的茶磚,采摘之後搓捻蒸青、板壓結磚,烹煮之後有著非常濃厚的酸澀草味,茶香反而不甚明顯。

炒茶其實也存在,主要是江東一些大茶園以此殺青加工,但仍然需要煮食加上姜之類的調品,雖然一定程度上有損茶香,但也足夠透味。

至於蒸青研磨之後加工成的茶餅,哪怕是在江東和洛陽,仍然還是屬於奢侈品,不能完全流傳普及開。

一番茶藝展示頗耗精力,沈大將軍臉上也是隱有倦色。在場鄴地鄉流們雖然對這技藝仍是多有向往,但也不敢再請求大將軍再作展示。

不過他們也無需太過失望,大將軍雖然不再展示茶藝,但卻贈送給他們每人一部由大將軍親自執筆編撰的《茶經》。這一部《茶經》,內容又比唐時陸羽所著《茶經》豐富得多,特別是其中關於茶道、茶藝的記載,包括一些有關茶飲的南國詩賦,俱都載錄其中。

這些鄴地鄉流,對於行台而言就是值得維持栽培的群體,他們此前社會地位或是不高,但只要能夠緊跟行台步伐,肯定會是河北首先受惠的一批。至於河北那些所謂的經術世家,並不在行台第一輪的接觸與拉扶序列中。

《春秋》舊義,且由他去,坐而論道,首推《茶經》。行台便代表著新的章法制度,犯不上再與那些河北世族討論什么三代得失,想要進行文化上的交匯與申辯,只能進入行台所准備的場景中來。

很明顯,沈大將軍所主持的這一場茶局,給鄴地鄉流們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無論是當中所蘊含的文化意蘊,還是單純這種精益求精的飲食風格,對他們而言都是完全陌生而又極度向往的。特別沈大將軍那精妙茶藝、巧施烹飲的形象,在觀者心目中更成為風雅卓然的巔峰畫面,往後余生每每思及,都如當日那一盞茶回甘悠久。

不過沈大將軍倒是無暇關注這些人之後苦練茶藝的事跡,在安排好顧昌入治事宜之後,便在勝武軍拱衛下徑直向北。

東武城沈牧接連傳來信報,跡象種種表明羯國信都多有不穩,原本預定於開春之後繼續進行的北伐戰事,將要大大提前。而這一戰,沈大將軍則不願再給羯國留下繼續向北流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