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篇3(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2485 字 7个月前

在生民入籍的問題上,劉群又提出一個「婦籍」的概念,婦人也可作為籍戶家長造冊登記。這主要是針對那些已經被諸胡侵占的流人婦女們,這一部分人也可以入籍分田,但必須要以漢人婦女作為戶主,享有所有家產的擁有權。

胡潤聽到這一建議,便忍不住大搖其頭:「我諸夏娘子錯配胡丑已是悲哀,王師入此,正應懲惡拯救,又怎么能容許那些胡丑恃惡享利!」

「大都督壯聲,誠是可嘉。但遼邊錯配者,非止一二,若真一應俱懲,難免骨肉分離,民情悲愴。此中或情或怨,也實在難有繩法裁斷」

志氣是一方面,現實又是另一方面。劉群所說的這種情況,在遼地也是非常普遍,此前漢人流民作為遼邊的弱勢群體,不乏婦女被胡人侵占而組織家庭。

眼下若將這些家庭強行拆分開,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程。舐犢之情,人皆有之,那些婦人們即便怨恨她們的配偶,但又能否對已經生下的孩兒斷情絕義?

劉群提出的婦籍,就是針對那些難舍骨肉親情的婦人們,既然命運已經無從改變,那么只能進行別的方面的補救,通過政令和武力確立她們的財產擁有權,也讓她們的家庭成為華夷融合的一個步驟。

未來的平州刺史府,將會陸續展開均田、教化等等諸項政令,這些政令所施惠的群體自然是以諸夏流人為主,但是胡人也很難完全排斥在外。而這種華夷組合的籍戶,也將會成為胡人受惠的一大途徑。

不過,胡潤對此還是有所保留:「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永嘉以來,諸夏深受胡虜虐苦,若真有婦人短視,迷於私情而昧於大義,又何必再救?此令一出,難保不會有胡中凶橫目我諸夏婦人為美貨,憑此專竊王法惠利,養其豺狼體魄!」

當然,胡潤這么說也只是氣話,不忿於諸夏婦人被胡人侵占。但從事實方面,劉群這一建議未嘗不是一善法。

須知胡潤本身幼年便流落蠻部,之後能夠拜入當今聖人門下建功立業,也是多賴麾下鬼面蠻卒的浴血奮戰。胡人若能教化得宜,也未必就完全不能成為王道助力。

通過婦籍這一形式,將教化胡人的任務拆分到一個個籍戶家庭中,長遠來看,其實後患還要遠遠小於那種一整個部族的整編。

不過接下來溫放之的話,倒是大大化解了胡潤心中抑郁。

「華夷雜處,乃是常年積弊。婦籍即立,使我諸夏婦人為東胡家長,而我大梁也可普取東胡婦幼役作奴婢」

溫放之將他的計劃娓娓道來,那就是將眾多東胡部落婦人往中原輸送,一方面可以補充中原人口的虧空,婦女又可免於暴亂的隱患,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婦女大量流失又可以控制東胡人口的繼續發展。

聽到溫放之的計劃,胡潤忍不住擊掌贊嘆:「難怪臨行前聖人囑我入鎮後,遇事不決可多向陽曲公討教。大計定成,陽曲公果然不愧國士之譽!」

對於胡潤的贊嘆,溫放之也只是咧嘴一笑,恬不知恥的照單全收,並不覺得這個人販子計劃有什么不妥。

將東胡婦人作為重要的人口資源向天中輸送,這個想法溫放之並非謀成於一時。

中原久經戰亂,人口驟減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諸胡禍國的前車之鑒仍未行遠,對於接納胡人內遷,朝野上下俱都持以謹慎杜絕的態度。即便是有,開放的口子也非常小,實際意義並不大。

早在大業元年,溫放之便向朝廷建議,招引東胡婦人內遷,用以封犒功士。但是此前因為限於朝廷在遼邊仍然勢弱,能夠提供的也非常有限,而且當時溝通南北的運力珍貴,也很難大規模挪用於此。

但是之後皇帝陛下私信溫放之,暗示這一想法可行,只是需要繼續補充完善。婦女雖然體力所限不如丁男可用,但在一些固定的領域,仍是非常珍貴的人力資源。

別的不說,一旦這一渠道打通,最起碼江東那些大紡織工坊是樂於接收這些人力。而且天中大量新貴門戶,也都需要這些東胡奴婢以維持生活。

遼邊生活維持本就辛苦,一些小的部族為了維持存在,婦女也要承擔繁重的勞作甚至持械戰斗,處境可謂悲苦。將這些人組織起來輸送往中原,對於她們本身也絕對是處境的改善,不必有什么道德上的負擔。

因是關於這一點,胡潤與溫放之這對遼邊軍政首長可謂達成高度共識,很快便著手推行起來。

胡潤的平遼大都督府是通過懲惡誅罪等軍事手段,打擊那些罪證確鑿的東胡小部落,以擄取東胡婦人。

平州刺史府則不方便直接出面,溫放之只能約談那些往來遼邊的國中豪商們,鼓勵他們以財貨購買,只要能夠將人運回天中,除了本身利得,還能得到州縣官府的一定補貼。

眼下的東胡諸部,絕大多數都還沒有立足長遠的發展計劃,更看不出這是一條糖衣包裹的絕戶計,非但沒有有所警覺,反而欣欣喜樂於又開辟出一條穩定財源。

田畝所出貧瘠匱乏,漁獵樵采辛苦危險,但若將部族中羸弱無用的婦人賣給那些中國豪商,便能換取到衣食財貨等必需品,這實在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只要倉廩豐實,悍勇能戰,大丈夫何患無妻?

至於那些被族人售賣的婦人們,或是會有一些傷感,但很快這些許傷情就被對天中富國樂土的向往所沖淡。

據說天中肥田積脂,江河流膏,婦人們既不需要在刺骨寒風中辛苦勞作,天中的男子們也彬彬有禮,不像部落中那些粗鄙男丁,對婦人動輒打罵。當窗紡紗,對鏡貼鈿,雲髻高挽,牛車賞花,這樣的生活,誰不向往?

許多事情,都是需要時間的推移才能彰顯出強大的影響。

大業二年,遼邊婦人開始流往中原,影響還僅僅只是不著痕跡。之後這一規模逐年遞增,大量東胡婦人進入中原,這其中絕大多數都進入到河南、關中、江東、蜀中等各地,從事著紡織、采茶等勞動強度較低的工技。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直入權貴門庭,鮮卑婢、朝鮮婢也如西域胡姬,於天中人市中並稱佳姝。

當遼邊諸胡部對於婦女的流失所造成的新生人口限制有所警覺時,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年之久,平遼大都督府早成遼邊龐然大物,已不是他們能夠挑戰的。而且多數部族悍士被招贅漢家門庭,自有主母悍妻晝夜耳提面命,鄰里攀比較量田畝所出,也實在沒有心情和精力再去籌謀霸業。

大業十六年,王師兵入平壤,徹底攻滅高句麗,滿城鰥夫,傳為一時笑談。

ps:遼東篇大約還有兩三章內容,主要還是慕容部問題,至於高句麗這些方面,就不繼續延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