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牛犇的怒火(1 / 2)

當牛犇得知自己可以加入管弦樂一隊的時候他的內心是興奮的,而當聽到老師說一隊的同學可以前往紐約進行交流表演的時候牛犇則陷入了狂喜。

尤其是這場交流會會有幾次演出的機會,到了最後的時刻,七中的同學們要去紐約市政廳做一次音樂表演,並且紐約的地方電視台會做轉播。雖然是和其他美國中學的管弦樂隊一起做演出,但是這依舊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這個機會不要說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許多做音樂的成年人一生也未必有機會登上這么大的舞台。

可以說這件事一切都很好,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費用太貴了!

雖然大部分的費用由雙方的學校承擔,但是學生還是要解決自己的基本機票錢的。學校訂的航空公司並不是特別便宜的那種廉價航空公司,而是出於安全考慮訂了比較有規模的大型國有航空公司的機票。

中美來回的機票價格要一萬五。除了這個機票錢以外,剩下在美國一個月的基本吃住開銷都不用學生考慮。

這個價格去一次美國學習交流一個月貴不貴?如果要以現在的教育成本來說是不貴的。

因為淮海市每年都有很多教育機構打著各種名號召開各種旅美夏令營、冬令營。往往半個月的夏令營報價就高達五萬甚至十萬。

而且這種所謂的夏令營很多時候都很水,去了美國也就是帶孩子去看看免費的博物館,所謂的和大學交流的形成也只是帶孩子去常春藤名校的校園里面轉一圈。

可能租用了某個大學的禮堂,請了不知道是哪里的外國人給孩子們隨便的上幾節課。壓根就不知道這個上課的人是不是常春藤名校的教授講師。

而這種夏令營在淮海市每年都異常火爆。因為中國的名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知道這些孩子是不是終生都在起跑,令槍到底什么時候才響。

總之父母總是願意掏這種錢做這些事,這些水貨夏令營和冬令營都受到如此追捧,甚至說是供不應求。

現在七中做的是一個真正有教學意義的交換生交流活動,由專業的老師帶隊,學生們去了不僅可以開拓視野也可以和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交流。

而且在外面進行大場面的演出對於培養孩子的魄力和膽識是很有幫助的。相比於那些水貨夏令營,這場交流會無疑更有價值。更不要說只要一萬五的機票就夠了。

但是話分兩頭說,一萬五對於淮海市家境條件比較優越的孩子來說確實不算什么。也許只是父母一個人一個月或者是半個月乃至只是他們幾天的工資而已。

但是一萬五對於牛犇的家里來說卻是一筆大錢。牛曉麗一個月的工資加補貼也就是六千出頭。供應她和牛犇的日常開銷,就算是左省右省,在淮海市要讓一家兩口過得不要寒酸到窘迫的話,月支出至少要三千塊。這已經是少的不能再少的開銷了。

萬幸的是牛曉麗從前的丈夫留下了一套九十年代單位的分房,雖然只是六十多平米的小屋子,但是至少也算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不然要租房子的話,牛曉麗全部的工資都要花個精光了。

每個月就算是花三千存三千,一萬五千塊也要存上五個月才能有。而每個月只花三千還是理想狀態,因為總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支出的。

比如說朋友結婚,或者是親戚的老人去世,或者是一些其他人情開銷。所以牛曉麗真的要存下一萬五千塊錢的話至少要半年的時間。

牛犇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早就知道自己母親上班很辛苦,賺錢不容易。一萬五千塊啊!他怎么敢開口和媽媽要?!

不過牛犇知道,只要他開口說了這件事,牛曉麗會毫不猶豫的從銀行取出一萬五千塊交到學校來。

但是他怎么忍心?媽媽牛曉麗穿的妮子大衣還是當年老爸在世的時候老爸掏錢買的。冬天的厚衣服除非是穿壞了,否則牛曉麗是不會花錢買的。

按她的話說:「都是羽絨服,保暖就好了。要花里胡哨的干嘛。」

但是牛犇知道,說到底就是牛曉麗不舍得。一件過得去的羽絨服(真羽絨)最便宜也要五六百。稍微好點的都要上千了。牛曉麗真的是舍不得。

但是對自己的兒子牛犇,牛曉麗又很大方。淮海市是一個很現實的城市,你要穿的破破爛爛的走去文具店買東西,店家都是用鼻孔看人的。

牛犇雖然還小,但是卻明白牛曉麗的不容易。他嘆息了一聲,心情從剛開始的興奮已經跌落到谷底了。

而一直注意著牛犇的黃澤英也看到了牛犇表情的變化,這個少年也是個人精。他瞬間就想明白了牛犇為什么臉色變得難看了。

是了!這個死胖子肯定是沒錢去美國!哈哈哈!從牛犇平時用的東西就能看出來他家的條件很一般,學校經常會布置一些在網上的作業。別的學生都是用品牌的電腦,戴爾、蘋果、索尼。再不濟也是聯想、神舟。

只有牛犇一個人用的是不知道是什么雜牌的上網本,估計只要一千多塊。他家肯定是掏不出這么多錢來給牛犇出國的。

原本還在妒忌牛犇被選上一隊,而且還這么好命的趕上學校的交流演出這個機會的黃澤英現在心情不要太好。

選上又怎么樣?薩克斯吹得好又怎么樣?學習好又怎么樣?哈!沒有錢,你屁都不是!

在下午的排練結束以後,牛犇甚至沒有心情和陳瑤打招呼。他找到了負責的老師說:「老師,我可能沒法去紐約。」

老師眉頭皺了一下:「為什么,牛犇。這可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下一次就算你想要參加這種活動也未必有這樣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