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為陛下死戰!(1 / 2)

漢朝時如果想要從軍,第一點要求就是,從軍者必須是良家子。如果是佃農家的孩子,那是想也不要想。最起碼也得是小自耕農才行。如果是飛狐軍、句注軍、細柳營這些部隊,要求就更高了。如羽林衛,更是要求是父輩有犧牲在戰場上,尤其是對外的戰場上才行,所以羽林衛在小時候根本就是羽林孤兒。

到了唐代,要求當然沒這么高。但是想進府兵一樣困難重重。

至於從前宋開始,軍隊就成了一個笑話一樣的存在。

趙匡胤自己得國不正,欺了柴氏孤兒寡母,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當然也防著其他人會有樣學樣的在自家處世子孫身上也來上這么一出,所以美其名曰防止前唐的藩鎮之禍,故而采取了強干弱枝的軍事策略。

所謂的強干弱枝,就是精銳之士都集中到禁軍當中,至於廂軍,根本就是擺設。若是遇到天災人禍,還會將流民也編入其中。再加上犯罪之人基本上都配到廂軍之中從軍,這廂軍究竟能有幾分戰斗力就值得深思了。如此,也難怪自從開國老兵們死光了之後,趙宋的對外戰爭就基本上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畢竟換在漢唐時期,如果殺人能配從軍,那早就不知道多少人去殺人放火了!

因此上,到了趙宋,華夏歷朝歷代累積起來的從軍優越感一朝喪盡,再加上從軍者要在臉上刺字,更是讓人感到屈辱,甚至於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混賬說法。

再加上趙宋與士大夫共天下,講究以文御開,武將低了文臣一頭,連岳武穆和狄青這樣的擎天玉柱都容之不下,也難怪趙宋嗚呼哀哉了。

等到了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得了天下,又想著老子可比趙家的那些敗家子們英明神武,於是一拍腦袋,搞出了衛所這么個怪胎。還抱著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想法,命令匠戶的後代只能做匠戶,當兵的後代世襲當兵,堵死了人才流動的通道。因此上衛所也很快糜爛。

到了後來,衛所制度也成了個笑話:兵丁大部分成了千戶百戶們的家奴,而且還是世襲的家奴!這當兵吃皇糧的地位江河日下,兵無戰力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直到了今天,崇禎皇帝在大庭廣眾之下親口宣布的喻旨,意味著自趙宋開始,被壓制了六百余年的武人地位,終於要有所提升,甚至要向著強漢看齊了!

對於武人來說,最害怕的是什么?他們不害怕死亡!他們只害怕遺忘!

倘若如前宋一般,為國征戰的大將軍竟然還不如東華門唱名的狀元來得榮耀,又有誰願意為國死戰?大明本來也是如此,只是如今,崇禎皇帝徹底改寫了這一切!

崇禎皇帝今天這一道聖旨,雖然白話連篇,卻正是崇禎想要的。文四駢六的文章雖然詞藻華麗,可是目不識丁的泥腿子和。大頭兵們又有幾個識字的?只有讓泥腿子和大頭兵都能聽的明白,他們才能真正的支持自己。

裝完逼就跑的崇禎皇帝心情愉悅的回後宮瀟灑去了,剩下得知消息的京營、五軍督護府和白桿兵的將士們,可就炸開了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