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講讀報紙(1 / 2)

京城的老少爺們兒們這幾天可是樂呵的很。

先是菜市口上殺的可謂是人頭滾滾,不時聽說某某因為貪腐,被拉到了菜市口挨上一刀,全家老少盡數流放東江。

然後就是新軍開始招兵了,聽說只要能選上,不光給二十兩現銀的安家費,每個月還有二兩銀子的餉銀。

只是這新軍的征兵要求卻是高了一些,不僅要三代耕作,身家清白,還要身體健壯才行。因此上從年前就開始折騰,聽說到了現在也不過招了三千余人。

再接著是還沒出十五的崇禎元年元月,京城中一種叫做大明皇家報紙的東西開始流傳開來。

大家伙兒不管是誰,掏上五個銅板就能買回去讀一讀。

由於里面都是些關於朝堂和關外海外的消息,因此人們都認為這是邸報的加強版本,只是開放給了天下人知道。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那些官老爺們和讀書人自己買回去就能讀,哪怕只是粗略識得些字的大概也能讀得懂,因為這報紙上都是些大白話,而且加了句讀。

只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加不加句讀都一樣,反正自己不認識字……

當然,不認字也沒關系,別說大明朝了,自打三皇五帝以來,除了前宋的民間識字率高了一些,其他歷朝歷代,這普通老百姓就沒多少識字的不是?

所以,在京城之中或者說整個大明的識字率都低的可怕的情況下,又催生出了另一個行當:講讀人。

這講讀人可不是以前在茶樓講古的講俗先生。

講俗先生們其實多半也是不認字的,他們口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口口相傳,死記硬背下來的,便如同後世一些說相聲的一般,不識字了怎么辦?用鞭子抽到你背熟練了,你不就會了么?

扯遠了,繼續說這些講讀人,其多是一些老童生,屢試不第,眼看著科舉無望,因此平日里都是在街頭給人抄寫個書信什么的,好歹也能混些銀錢糊口。

如今,卻是被錦衣衛給網羅了起來,一個茶樓一個,每日里只是給人讀這些報紙上的內容,也算是編外的錦衣衛大爺了——這種編外的被稱之為軍余。

當然,講讀人這種軍余和常規意義上的軍余不同。這種編外不是臨時工,而是有正式編制,吃皇糧的,因此上這些老童生們倒也願意做這個講讀人。

這些講讀人一開始被安排到各個茶樓的時候,茶樓老板們還頗為不願意,只是礙著錦衣衛的凶名,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下來。只是兩天的時間,這些茶樓老板們可就對這些講讀人歡迎的很了。

茶樓原本是全天都會有些講古的說書人講古,說些話本兒上的故事甚么地,茶客們聽的久了,也都聽的煩了。

等到這些講讀人被安排到了茶樓之後,上午的時間還歸那些說書先生或者一些唱曲兒賣藝的伶人,下午則是這些講讀人的時間。

一到了下午,這些講讀人便出現在茶樓,攤開手中的報紙,將上面朝廷大事等一一講出來讓茶客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