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1 / 2)

四月份的天氣,換在大明的江南之地,已經熱到需要換上短衣,就連京城和山海關,也只需要穿上一層單衣就足夠了。

奴爾干都司不成,做為大明整個帝國版圖最北邊的那一塊,奴爾干都司比之遼東還要過分,就算是到了四月初的時候,也不過是剛剛雪化河開,柳樹剛剛開始抽芽。

尤其是早上的時候,還需要額外的套上一層袍子,否則的話還是會感覺到一絲涼意。

崇禎皇帝就是在這種略帶著冷意的早上,集成了手下一眾馬仔們之後便跑了出去,來到了答蘭納木爾河附近的一個小鎮子,打算看看遷移到奴爾干都司的百姓們生活如何。

這個小鎮子不大,通過劉興祚和錦衣衛呈上來的報告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一共才兩千戶不到的小鎮子,還能算得了什么大鎮?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大一些的庄子罷了。

不過,因為奴爾干都司的地不值錢,能形成一千多戶的小鎮子已經不容易了,也不能奢求太多了。

揚起手中的馬鞭,向著鎮子外面正在勞作的百姓們一指,崇禎皇帝好奇的道:「縱然這個鎮子小了些,可是為什么就只有這么點兒的百姓出來耕種?其他人莫非不以耕種為生?」

劉興祚躬身道:「陛下,這小鎮子上居住的多是原來的工匠,他們平日里在這兒也不以耕種為生,都是將自家的土地佃給了他人耕種的。」

土地承包?農村合作社的雛形?

腦子里面閃過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念頭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那租子呢?總不會有人願意將自家的地白租給他人吧?」

劉興祚道:「啟奏陛下,這村子里的百姓大多是關內遷移出來的百姓,互相之間縱然不是沾親帶故,也能算得上是熟識,因此這租子大部分都是兩成,並沒有出現五成租子的情況。」

崇禎皇帝這才嗯了一聲,點了點頭之後繼續打馬向鎮子里行去。

兩成的地租如果放在後世,那簡直就是黑了心腸一般,可是放在大明,這兩成的地租簡直就是良心的代名詞一般。

畢竟,哪怕是崇禎的開疆擴土無數,又遷移了無數的百姓出去,再加上各種各樣兒的新技術出來導致願意種地的百姓減少,可是地租依舊維持在了三成的檔位上面,兩成簡直已經是低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了。

又向前行了一段路,崇禎皇帝才扭頭問道:「朕剛才沒看錯吧?怎么還有毛奴和倭奴?這些蠻子干活可還老實?」

劉興祚在馬上躬身道:「回陛下,這些毛奴是通過建奴的手里買來的。

當初微臣與夏侯通過建奴收購了許多毛奴,修建行宮的那些因為知曉行宮的地形,已經被處理干凈了,剩下的這些都是沒參與過行宮營造的,閹割之後便賣給了百姓。

至於那些倭奴,則是從蝦夷那邊跑到了庫頁島上被抓來的,同樣賣給了這里的百姓。

至於這些蠻子們干活,倭奴倒也算是肯下力氣,畢竟我大明的百姓心善,只要他們好好干活,便能讓他們吃上飽飯。

只是那些毛奴總是因為沒酒喝而想要鬧事,還多虧了那些倭奴主動鎮壓了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奴爾干都司這里的倭奴要比毛奴更受歡迎一些,待遇也更好一些。」

崇禎皇帝繼續懵******子們會鬧事可以理解,這些能把狗熊打哭的家伙除非有酒喝,否則會很不開心,不開心就會鬧事兒,就算是已經閹割了也是如此。

倭奴主動鎮壓毛子也可以理解倭奴向來為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親爹,親爹一旦有麻煩,這些倭奴就會沖鋒在前,比任何人都積極。

但是奴爾干都司這邊已經率先用上了蠻夷勞工,卻是大大的出乎了崇禎皇帝的預料。

理論上來說,南方的經濟要比北方更達一些,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也要遠高於北方,所以在崇禎皇帝看來,南方應該比北方更早用上蠻子勞工才對,更何況這是比北方還更北的奴爾干都司。

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南方還沒有開始用上蠻子,奴爾干都司倒先用上了!

想了半天之後,崇禎皇帝才回過味兒來。

南方需要用蠻子的地方確實很多,但是鐵道部和交通部早就把蠻子們瓜分一空,不是拉去修鐵路就是拉去鋪瀝青直道,哪里有多余的可以流入民間?

倒是奴爾干都司這邊,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鐵道部在奴爾干都司規劃的鐵道線路不是很多,用的時間和人力都要少的多,而毛奴卻是源源不斷的通過建奴手流入大明。

剩下的蠻子多了,鐵道部自然就會挑肥揀瘦,選一些強壯的通過鐵路運回大明去修鐵路,剩下的就無所謂了,直接扔給了奴爾干都司都指揮使劉興祚。

劉興祚也不可能養這么多的蠻子蠻子們能吃,還好喝酒,自己養他們干什么?又不是想要造反。

自覺得養不起這么多蠻子的劉興祚尋了一眾馬仔們商議了半天之後,干脆把這些蠻子們賣給了民間百姓,每個蠻子作價十兩銀子。

移民到奴爾干都司的大明百姓們高興啊,一家哪怕只有兩口人,就有二十兩的安家銀子,房子是官府分配的,耕牛和種子還有一應農具也是官府分配的,就連第一年需要的口糧,官府也給了。

如此一來,自己家里的二十兩銀子基本上就沒了什么用處,除非是買一些雞仔兒鴨苗什么的,或者是買些吃食改善一下生活,否則還真就沒地方花。

現在好了,能買個蠻子勞工,這意味著什么?這就跟花十兩銀子買頭大牲口差不多啊,雖然勞工吃的得跟人一樣,可是量也比大牲口少啊,還能聽得懂人話,這買賣怎么算都不虧!

手里有銀子花不出去的百姓跟手里有蠻子打算賣蠻子勞工的劉興祚簡直就是干柴遇烈火,野雞遇流氓,雙方確認過眼神,對面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百姓們興高采烈的拉著勞工回家干活耕種去了,劉興祚也興高采烈的數起了崇禎寶鈔。

心中想通了這一關節後,崇禎皇帝便不再糾結,繼續晃晃悠悠的向著鎮子里行去。

林員外在鎮子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讀過幾年書卻科舉不第,一怒之下自己請命跑來遼東的林員外堪稱是大明眾多生員之中的一股泥石流,被奴爾干都司的官府看重,成了這答蘭納木爾河鎮子的里長,也算得上是頭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