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寡婦村傳奇 金刀河 2098 字 2021-10-14

樹芬已經停止了呼吸。賀玩喜擠開圍在洞口的人群,氣喘吁吁地沖進洞來,打開手電,搬開樹芬眼皮,用手電光照了照樹芬的眼珠,樹芬沒有反應,死人怎么會有反應?但賀玩喜沒有放棄,他又從兜里拿出聽命機,貼在樹芬的胸口聽了一陣,仍舊沒有聽到半點心跳聲。賀玩喜沒轍了,只好痛苦地搖了搖頭。

小寶立時大哭起來。接著洞外又響起一片哭聲。

樹芬就這么受盡屈辱地走了,她一切的故事也將逐漸被歲月塵封。

小寶無法想像母親所受到的折磨,也沒有聽到母親的半點遺言,在安葬母親時,他綜合了爺爺奶奶的建議,把母親埋進了父親張建國的墓里,讓這對在陽世只做了三年夫妻的苦命人,能夠在陰間永遠相依相偎地在一起,再也不分開。

尾聲

一本書不管寫多長,他終歸要有尾聲。

一個人,不管他身上發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他終將會退出現實的舞台。

但生活是不會停的,歲月是不會停的,書里書外的故事也是永遠不會停的,盡管很多時候是無休止的重復,但無數人生的要義便是在重復中體現。

墳彎村的故事就簡單講到這里,隨著時間的推移,村里又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寡婦村的情形在逐漸改變。工仍舊有人在打,但不再像過去那樣,男主外女主內了,聰明的新一代年輕人們已經意識到兩口子在一起的好處,甚至全家在一起的好處。所以村里一些活寡婦們很快收拾好行裝,帶上自己正在上學的孩子,不遠千里,前往丈夫打工所在的城市,他們租上一兩間簡陋的房子,把孩子就近送進由打工仔創辦的低收費學校,男人在外面打工,不忘給女人也找一點活干。

這樣全家就住進城里了,雖然他們仍然讓城里人看不起,仍然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層,但舉家外出打工,也應該算是時代的進步了。不管怎么說,他們的後代已經可以早早地體驗到城市人的生活。而不像本書作者金刀河先生,居然二十歲了才第一次坐汽車,才第一次去鄰近的射洪縣城。當時看到並不大的射洪城時,他在車上驚呼,哇好漂亮的城市,不管下多大的雨也不用穿長桶膠鞋,因為街上是水泥路面,不用擔心會有稀泥濺濕全身。射洪城里的男男女女都穿得光光鮮鮮,很多衣服似乎都是新的,而金刀河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有一套廉價的新衣服,也只有過年才可以穿上幾天,而城市人,令人羨慕的城市人,卻可以天天穿新衣服,貴衣服,天天走水泥路,天天吃肉吃館子。所以那時的金刀河便做夢都想留在城市,還做夢都想娶一個城市的女人做老婆。

如今,金刀河的夢想基本實現了,可是二十歲才進城的人,使他身上永遠都有一股老農民的氣息。他永遠也改變不了了,也始終無法徹底融進城市人的生活,因為他的根子在農村。就算枝頭長得不錯伸進了城里,這又能說明什么呢?因此一個人的出生環境和生長環境是多么重要。那些今天跟著父母一起進城的打工仔的子女,相信因為年齡小,他們會很快適應城市人的生活,並在他們的生命中打下城市的烙印,這為他們將來占領城市擁有城市打下了基礎。

好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墳彎村的人口差不多少了一半,美蛙養殖場和其它養殖場仍在搞,但生意似乎不怎么樣了,也有搞砸了的,把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賺回來的血汗錢全都打了水漂,所以只好又一次拋下土地,舉家外出打工了。

現在全家離開墳彎村最早時間最長的應該算是萬夢一家了。截止目前,這一家四口在外面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二十年,兩個曾經半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成家立業,在城市里買了房子,人模狗樣地和城市人說著一樣的口音,穿著一樣時新的衣服,你別說,要想一下子在短時間內分辨出他們曾經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真的很難。

他們的「農皮」已經找不到影兒了。

而且墳彎村留給他們的記憶,隨著時候的推移,也將逐漸消失。

而且聽說,他們很少回老家去,特別是老人過世後,更沒有回鄉的理由了。

就像金刀河,已經有六年多時間沒有回過墳彎村一樣,盡管金刀河的父母親才五六十歲,年輕著哩,但他也很少回去了。盡管家鄉有他創作不竭的源泉,有他童年少年的歡樂,還有讓他時時懷念的經常去游玩的文井鎮的高峰山,他曾經在山上偷過甜甜的蘋果,曾經在山上緬懷過王師祖和范師祖,曾經在羅英秀才的墳前磕過頭,期望自己有一朝一日也能成為才高八斗的秀才,就像不久前去烏尤寺參觀沫若堂時,他輕輕地撫摸郭沫若的雕像,期望也能從他們身上弄來一些靈氣一樣。一個人一生要是有兩個故鄉的話,我想出生地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墳彎村的子孫們,不管你們現在身處何地,也不管你們現在混得如何,都請不要忘掉自己的根,不要忘掉自己生活過的那片熱土,因為那里有樹芬,有建國還有曾俊,他們的墳永遠向著城市,他們的心永遠和土地一起顫抖。

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該回鄉祭祖了!

祭完祖宗後,樹芬大娘的墳前,我想,我還是要去燒上一些紙錢的,畢竟她捐建的村小至今仍舊富麗堂皇,里面的學生雖說越來越少,但歡歌笑語聲,卻是越來越響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