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來自中國的牧場【上午改】(1 / 2)

極品小農場 名窯 1525 字 2021-10-26

一提起牛仔,我們很自然的都會想到「西部牛仔」這個名詞,還有我們在美國電影或者電視劇里看到的有關西部牛仔的畫面。不過牛仔到底代表著什么?我以前也並不清楚,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到了德州,在那里生活兩年後,我對牛仔有了非常清晰、真切的認識,而且從內心喜歡上了「牛仔」。

?休斯敦是一個典型的牛仔文化之城。平時聚會,總會有同學、朋友頭戴牛仔帽、身著牛仔服、腳穿牛仔靴出席。第一次我看到的時候覺得很獨特。不過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原來牛仔不僅僅只有男的,所有德州的女性也是牛仔精神的代表,在很多場合,她們也會拿出自己的牛仔服穿上,感覺有一種獨特的粗獷之美。

而真正讓我對牛仔文化有了更深刻認識的是srd。每年春天,休斯敦會舉辦全世界最大的牛仔節(svsksdrd),其中牛仔競技表演最為精彩、刺激,不光全美各地的牛仔們會專程趕過來參加,遠至歐洲的游客們也會過來一睹為快。srd在休斯敦的8萬人體育館rsd舉辦。當我進入到場館看到無數的人從四面八方像朝聖一樣來參加這個活動,我確實被牛仔文化的強大深深的震撼了。

這個活動有非常多的節目,包括有鞍野馬騎術比賽、騎公牛比賽、馬背射擊比賽、趕牛比賽等等。其中最經典的節目之一是有鞍野馬騎術比賽。很多人應該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見過這樣的場面,下圖就是現場照片之一。牛仔騎在一頭有鞍野馬上,然後看看能堅持多少分鍾。比賽的野馬非常暴烈,會一直想辦法把牛仔給掀下來,我現場看起來有心驚肉跳,擔心牛仔受傷。?

下圖則是牛仔們參加馬車比賽。參與者坐在馬車上,馬車由四匹馬拉著。為了區分,每一組的馬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比賽不是直線跑,而是穿插了很多花樣,比賽現場氣氛非常緊張。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賽是小朋友騎羊比賽。比賽的方式是6、7歲的小孩們騎在綿羊背上,然後比誰跑得遠。這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難度不小,因為小朋友們太小了,綿羊一跑就容易掉下來,所以要跑遠還挺不容易。這個環節結束後,接下來就是把所有羊放開在場地上,然後讓小朋友們去捉這些羊,每人捉一只羊,直到把所有這些羊都捉住。在現場看小朋友們追著綿羊跑,非常有趣。有些小朋友逼急了就抱住綿羊或者拽住羊屁股。幸好綿羊性情溫順,所以不管小朋友怎么弄,都不會出現狀況。當然小朋友們還是帶了頭盔的,以防萬一。

?

既然牛仔文化這么流行,我們有必要考究一下它的歷史。

西部牛仔的來歷

牛仔這個人群產生於19世紀中期,確切的說是1866年-1886年之間。在18世紀初,牛群出現在美國中部,隨著馴牛養牛技術的進步,到19世紀中後期,牛群已經推進到密西西比河西部的廣大草原,而得克薩斯州成為養牛第一大州,擁有5000萬頭牛。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得克薩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驅趕到堪薩斯的鐵路邊,然後轉銷美國各地。當時還有專門的「牛道」和「牛鎮」?

緊接著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火車冷藏車廂的發明,使得牛肉能夠長途運輸而保持新鮮。結果,美國東部各大城市的市場都向西部大牧場主開放,而大牧場主們立刻以擴充牧群飼養規模來適應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得克薩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場飼養的牛群都要集中趕到當時美國最靠西部的火車終站,即設在肯薩斯州阿比林的火車終站。從那里,用棚車把牛運至芝加哥,經屠宰、切割和冷凍後再運往東部。牛群長途跋涉,跨州越縣,當然需要人帶領、照管,數以千計的年輕人蜂擁而至,要在大牧場尋找工作。他們是中西部農場的小伙子,尋求冒險的英國人,東部想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以前叛變的士兵,少數原是奴隸的黑人,一些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他們,就是西部牛仔的最初群體來源。後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西部牛仔的真實生活

在漫長艱辛的旅程中,西部牛仔們必須能吃苦耐勞,同時還要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能應付途中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和危險。首先要管束半馴服的牛,特別是性情凶野的西班牙牛,牛仔跟在牛群旁邊,緊緊盯住它們,一刻也不能放松。沿途還要留意狼群等野獸和毒蛇、毒蟲的襲擊,防范印第安人的冷箭、標槍。有時候可能會突遇大雷雨,電閃雷鳴往往會導致驚群,牛亂奔亂竄,牛仔就要沉著地兜轉它們,圍成圈子,消除驚恐。

牛仔長途趕運牛群如同大規模的行軍。押送特大牛群的牛仔們要嚴格分工,各司其職。常常有兩個最有經驗的人擔任總指揮,一個通訊員,前後左右負責傳遞消息。另外還有「游騎」,前後左右靈活巡視,「翼騎」在隊伍兩邊行進,「尾騎」殿後,專管小牛、病牛和懶牛。牛仔在美國東部居民的向西遷移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牛仔的長途放牧,本身就帶有開拓性,他們為西進的人直接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