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肺炎與青霉素(科普章節,不喜可跳過)(2 / 2)

科技巫師 孫二十三 1396 字 2021-10-27

在當前這類似中世紀的巫師世界,沒有這個顧慮所有的病菌都沒有經受過抗菌葯的考驗,對比現代地球上的病菌同伴,它們算是小白中的小白。

如果說,病菌侵入人體,相當於大搖大擺闖入沒有防守村落的強盜。那抗菌葯對付病菌,就是久經考驗、開疆拓土的百戰雄獅,在回程路上,閑得無聊,順手就把一伙看上去賊眉鼠眼的強盜給滅了在從沒有使用過抗菌葯的世界中,首次使用抗菌葯的效果,簡直有120的加成。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從哪里得到抗菌葯

抗菌葯的制取,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

簡單點,作為常識,現代地球上的每個人都了解,最常用的抗生葯便是青霉素。

困難點,青霉素最初是怎么得到的呢

從頭說起的話,那就要把時間推到現代地球上的1928年的夏天七月份。粗心大意的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為了寫一篇有關葡萄球菌的論文,在實驗室中培養大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培養過程中,弗萊明培養著就忘記了,連培養皿的蓋子都沒有蓋,便去鄉下度假了。一直到九月份度假歸來,才想起培養的這回事。返回實驗室一看,培養皿角落中竟然長出一塊霉菌,霉菌附近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死得干干凈凈。

弗萊明也許粗心大意,但敏銳性還是不差的,立刻進行諸多實驗、研究,最終確定,培養皿中生長出的霉菌能夠分泌出特殊的物質,可以殺死多種致病菌。他一邊激動無比的把這種霉菌命名為「青霉菌」、分泌的物質為「青霉素」,一邊寫論文發表。

等到論文在英國的實驗病理學雜志發表,已經是1929年2月13日。

故事就這么結束了嗎

顯然沒有,對於青霉素發展來說,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誠然,費萊明幸運無比的發現了早就在大自然中存在許久的青霉菌,但怎么提純卻是個問題,根本無法用於臨床治療。

一直到1938年,英國牛津大學的錢恩、弗洛里及希特利領導的團隊才成功的把青霉素提煉出來這已經是青霉素被發現的10年後,論文發表後的9年後。

提取出來,故事依舊還沒有結束,因為最初的青霉菌產出青霉素太少了。

費萊明實驗室利用首株青霉素苗的繁殖,達到的青霉素產量,每毫升只有4單位,甚至更低,連續生產一個月,才能勉強供應一個病人使用。

之後經過諸多努力,美國的研究團隊設計出玉米漿培養液,把青霉素的產量提升了了十倍每毫升40單位,依舊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再後來,研究員瑪莉杭特,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的皮奧里亞市場,發現一顆發霉的哈密瓜表皮長滿青霉。她用這顆哈密瓜進行多次篩選、培育,最終能青霉素的產量達到每毫升250單位。威斯康辛大學研究人員,有利用紫外光照射菌株,使其產生變異,把產量提升到每毫升2,500單位。

每毫升2500單位這已經算是一個時代的極限了。

而一個人正常治療需要多少單位的青霉素

按照地球現代的治療方式,哪怕是普通的感染,一天也需要960萬單位青霉素的注入。

960萬

9,600,000,對比2,500

3840倍

差距多大,完全可以想象。

實際上,直到青霉菌發現好久好久之後,經過數不勝數的菌種改良,讓青霉素的產量提升到了每毫升50000單位,才得以商業化生產、大規模使用。在商業化生產、大規模使用之前,青霉素比黃金更貴,真的不是說笑。

這就是難題了

李察眯眼。

如果他想要用青霉素治療,哪怕幸運到極致,能瞬間得到自然界的青霉菌菌苗,也得至少一個月後才能試著治療自身。實際一點的話,沒准一年後才能得到足夠數量的青霉素。

屆時,屍體應該涼透了。

嗯,涼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