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核爆速度:震顫時間(科普向,不喜(1 / 2)

科技巫師 孫二十三 1279 字 2021-10-27

眼睛閉合。

之後緩緩睜開,李察看到了自己已經身處外太空中,四周是眾多璀璨的星辰。

念頭一動,星辰飛速靠近而來,他的身體向著其中一個行星落去。

行星上有一片海洋,海洋上有一個島嶼,島嶼上有一座森林,森林中有一個氣勢恢宏的連體圖書館。不多時,他已經進入了圖書館,坐在了圖書館內的一個紫色大廳中。

大廳中立著眾多三米多高的紅木書架,上面放滿了書籍,一個長脖子的烏龜石像從書架上叼下一本厚重的書籍,放在了他的面前。

伸手打開,他看到了上面的內容——制造原子彈的技術1。

原子彈制造,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當初,第一顆原子彈制造的時候,地球上最強大國家動用了擁有的所有技術,十數萬人為其服務,整個世界最為頂級的一大批科學家參與其中,歷時數年才成功。

在成功之前,原子彈無疑是世界上最高端的造物。

但當原子彈一制造出來,就開始從雲端向下跌落,頂級的科技變成了過時的理論基礎,難度從極高變成很低,幾乎任何人都有能力重復。這主要是,第一顆原子彈制造時,所有人都不知道它能否成功,很大的精力、物力都投入到了試錯和驗證中,來研究這條路是否能走通。

一旦這條路被確定能走通,那么瞬間所有的橫在路上的阻礙都不再是阻礙,頂多是一些硌腳的小石子,高不可攀的技術成為了普通技工也能操弄的工藝,難度從之前的難以想象,直線下降變成了不過如此。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最開始的突破,有著地獄般的難度,突破之後,則變成了一片坦途。曾經集頂尖科學家才艱難制造出的東西,事後在大學中隨便找幾個受過物理學教育的學生,利用完全公開的知識,在擁有足夠原材料的前提下,就能復制出來。

這不是比喻,而是事實。

地球上首先制造出原子彈的國家,真的這么測試過,然後就知道原子彈技術是不可能被完全封鎖的,唯一能封鎖的頂多是原料罷了。

科技就是這樣,都不需要知道具體是什么,只需要知道能否實現就夠了。

因此,原子彈的制造,很難也很易,難的是一開始,易的是開始之後的全部。

按照原理,原子彈制造的關鍵,在於臨界質量問題上面。

原子彈和常規炸彈不同,常規炸彈沒有臨界質量問題,炸葯的數量不受限制,想要裝填多少就裝填多少。但是原子彈不行,一旦原子彈中的核原料達到臨界質量,甚至超出臨界質量,就會處於時刻有可能發生核爆炸的危險狀態。

為了防止核武器在使用之前就自爆這種意外或者說事故發生,原子彈在儲存時,必須要保證內部裝填的核原料低於臨界質量,也就是處於次臨界質量狀態。

而在真正投入使用的時候,又要讓內部裝填的核原料,必須在極短時間中就達到超出臨界質量很多的情況,即超臨界狀態。這樣才能保證裂變鏈式反應過程中,自由中子數量增殖達標,高效率的利用核原料,釋放出預想的毀滅性破壞力。

原子彈只有解決了臨界質量的「跨越」問題,才算是一枚合格的原子彈。

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臨界質量是和核原料的幾何形狀、物理密度有關的。一塊超臨界的核原料,分成多塊,就變成了次臨界,或者把他的體積增大、密度降低,也會變成次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