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佬們(4/6求訂閱)(1 / 2)

上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依舊不受人待見!

今年的評委會主席是土耳其導演努里·比格·錫蘭,曾經憑借《冬眠》拿過戛納金棕櫚。

沒什么用,上影節距離戛納太近了,沒幾個大師級別的導演會放棄戛納,投入上影節的懷抱…

包括明輝公司的《少年與海》,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

……

相比前幾年動輒數億成本的大制作、大ip作品扎堆,今年上影節各家公司布的項目更加務實和接地氣:片單理性縮水,ppt項目少了,反映中國當代社會議題的現實主義作品成為主流;

資本熱錢退潮後,行業格局被重新洗牌,更多真正的影視從業者已經能沉下心來打磨作品。

片單就能看出來。

真實事件改編、主旋律商業片占比達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懸疑犯罪、刑偵緝毒也成為流行題材。

沈明出席了博納電影之夜,於冬宣布了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決勝時刻》和《中國機長》…

《烈火英雄》定檔舒期,劍指3o億票房…

《中國機長》定檔國慶。

《決勝時刻》可能要被戰略性放棄。

沒辦法,今年的獻禮片太多了,《決勝時刻》講述的是「趕考進京」的開國元勛們住在香山雙清別墅,指揮對國民黨殘部渡江決戰的故事。

牌面太少,領袖天團出戰。

這樣的電影很難拿到高票房——它屬於傳統的主旋律。

傳統主旋律題材,是介於文藝片和商業片之間的一種題材,有點像官樣文章。

就是那種高屋建瓴、用詞精煉,引經據典、對仗排比,絕對屬於門檻極高的工作。但在普通人看來,那洋洋灑灑的字的組合,實在難以咀嚼消化…

現有敘事語境下,重大題材的創新越艱難,十年前那部《建國大業》,已然是最有成效的破題者。

《決勝時刻》差了很遠…

為什么博納要做?

沒辦法,於冬出身體制,他對這種題材有一種偏執!

「小沈!」

「老於!」

於冬拍了拍沈明的肩膀:「…壯了不少!」

「你就直接說黑成煤球!」笑了笑,沈明道:「…老謀子前兩天見了我,差點沒認出來!」

「林朝賢太過分了!」

「…他也黑成碳了…」

「他本來就黑!」

聊了一會,於冬道:「今年的暑期檔很冷清啊!」

「…是有點,早知道我就努把力把《護旗》定檔在七月了!」

「你那電影後期做完了?」

「還沒,哪有那么快,我又不是韓少…」

咳咳…

韓少的《乘風破浪》、《飛馳人生》都是兩個月拍攝,三個月後期,然後搶灘登6春節檔…

為什么能那么快?

拿錢砸出來的!

所以,《乘風破浪》制作成本高達1.6億;《飛馳人生》更貴…

「聽說你投資了一部動畫電影?」

沈明解釋了一下:「…不是一部,是十幾部,你說的嘛,投資電影,就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王常田很看好這部《哪吒》,你覺得怎么樣?」

「…我直接承接了二十幾項周邊開,你說呢?」

於冬有點驚訝:「你就這么看好?」

「…不出意外,過《大聖歸來》不成問題!」

「那我知道了。」

於冬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