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1 / 2)

城姬三國 紳士東 1214 字 2021-10-28

東漢時因為大一統已久,各方諸侯對於黃河、淮河、長江,對割據勢力的意義的理解,還沒有那么深刻。

等到南北朝時,隨著實踐的深入,各個政權就會現,從南到北的江、淮、河,對於割據政權來說,是有很大說道的。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在黃河布防、抵擋北寇的政權,即便幽燕之地不保、河套不在,也依舊有王朝之基,至少能穩坐中原;如果只能守在淮河,那往好聽了說就是「進圖中原」,往慘了說就是「偏安江淮」;而如果只能在長江一帶布防,那基本上就是苟延殘喘,難以長久。

八百年以後的宋王朝,作為偏安小能手,就給南方割據勢力,總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重點。

東吳數次在淮南合肥折戟沉沙、對荊北樊城也毫無建樹,其實就已經注定了其難成大勢。

現在白圖旁邊的地圖,重點將河流畫的十分寬闊,就是為了體現這一點,所以淮南已經被白圖視為必爭之地。

而在北方袁紹即將做大的情況下,與其給予中原壓力,令袁紹化身「狗王」,還不如放著中原不動,讓群狗……讓中原和關中的諸侯,去和袁紹爭鋒!

白圖則可以趁此機會,將目光轉移到荊楚。

此時在白圖心里,還有第三張地圖——一個不是很規整的九宮格……

河套,河北,河北;

西涼,關中,中原;

益州,荊州,揚州。

當然,涼州的范圍,其實是順著西北方的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九宮格的西北方位之外的,河套的西邊是河西、河西的西邊也是涼州的一部分,還有更南部的交州……此時都被忽略不計。

另外還有三處,白圖格外重點標記,益州進取關中的要沖「漢中」、荊州進取中原的要沖「南陽」,以及揚州進取中原的要沖「淮南」。

也正是這些要沖的存在,令「南」和「北」之間,存在戰略意義的上的緩沖。

這是「東」和「西」之間所沒有的,如果選擇從江東到中原、再到河北的這一路打上去,那今後就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三國時期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蜀國是在益州,吳國是在江東和荊南,有南北屏障阻隔,才有分別建國的機會。

對白圖來說,有喘息的機會,才能將「種田攀科技」的優勢揮出來,而且也能夠更大程度的令百姓少受戰爭影響。

雖然此時南北展是很不均衡的,更王道的路線應該是「以北統南」,但是白圖已經落子江東,也沒有反悔的道理,而且……白圖也並不想反悔,在江東開局自然有江東的好處。

種田攀科技才是他的強項,現在只是缺少時間而已。

而且只要先將淮南拿在手里,再怎么也不會比東吳更慘。

三國時期,論國力坐擁荊南與江東的東吳,至少稍強於益州的蜀國,但東吳對魏國始終都沒構成什么威脅,而蜀國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操作騷的很——雖然也沒取得決定性的戰果,但也曾逼得魏國想要遷都。

其中最大的區別,正是因為漢中在蜀國的控制下,而東吳始終沒有掌握淮南與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