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發展和意外(1 / 2)

要想富先修路,已經算是世人公認的常識了,交通不便的前提下,做什么都不太可能。

沒有道路的話,什么五年計劃、十年振興都是空談,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困住村落、深山中爛掉,促進商品、文化流通的行商無法進入,十年前是什么樣子,十年後依舊是什么樣子。

在某個世界的某段世界,殖民者修路,卻不可能是為了展本地的經濟。

道路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把握住了命脈,自然可以攝取各種資源和利益。

說起來很模糊,畢竟殖民吸血相對間接而且隱蔽,但現在哈萊特大荒原上的情況卻擺在面前。

這一條火車鐵軌,走的既不是最省心的直線,也不是根據地地勢地形最科學的道路,而是最賺錢最重要的路線。

沿途經過了七個中小型城鎮,波及到了三十七個大中型礦場,基本上就是在荒原的淺層有人區橫著豎著來了一趟。

雙城的勞動力、商品、補給可以通過火車來往礦區和城鎮,收獲的礦石、材料、資源可以送回城內,這是工業的命脈,也是經濟的血管。

平時運貨,戰時運兵,當遭遇威脅的時候,鐵路可以帶著平民和資源跑路,魔鎧和各類魔裝機械也能以最快的度部署。

以其本體和輻射區為核心,那一片區域都會成艾希人的控制區,只要能夠穩步展,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滲透,中小城鎮和鐵路網逐漸鋪設下去,就成了真正的實際控制區。

和當年創業的草台班子相比,這種已經經營了百年的大佬教會不僅投資巨大,手法也更加嫻熟。

這么多年下去,如何經營、如何投資、如何收益,已經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開荒體系,羅夏當年他們也知道,只不過是沒有這個能耐拿下來。

不單單是開荒的投入和技術上的資本,歸根結底,還是海量的巨大投資。

由於雷季的存在,每年的工作期大概只有半年不到,雷季時期依舊有工資、勞力上支出,雷季後還要對受損的礦區、城鎮期進行維護、清理,投資就更加巨大了。

稍微計算了一下,羅夏就知道這是把過去所有教會綁上去賣掉,都籌不夠三分之一的巨大規模投資,還是在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收到回報的那種。

但不得不說,這兩年來,這條鐵路項目,帶動了整個城市的展。

新來的西摩人什么都不會,但力氣還是有的,加工鐵軌、架軌修路都是氣力貨,干上幾個月也就成了熟練工,其他的行業也能進入了。

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帶來了大量的工作機會,而工作機會是個人融入社會的切入口,專業的職業培訓包括了語言、基礎教學、魔導學、科學等項目雖然都講的異常簡單、粗淺。

看似復雜?實際上簡單到了如何開關電燈、四則運算、雲層形成的科學原因。

沒有什么比一份工作,更能讓其融入艾希人的社會,認可其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

當入駐的西摩人丟下祖祖輩輩的毛皮,穿著西裝、工作服上下班,休息的時候打打球看看電視節目聽聽歌,存錢買房買車買手機的時候,自然就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份子。

當原本部落薩滿神神秘秘的講解的先祖之靈和大自然的憤怒天災,被課本上有理有據的理論解釋,或許這並不是能解讀薩滿神奇的巫術和葯劑,但「薩滿說的都是對的」、「先祖之靈至高」之類的觀點,卻悄然破碎。

打碎了原有的價值觀,給與了新的信仰選擇,還提供工作機會,接觸的都是艾希人的文化和享受,淳朴的心變化的異常的快。

人一旦開始質疑,那就完全停不下來,生活方式的完全轉變,讓西摩人變得現實起來。

而新冬妮婭城又不是慈善組織,作為新神教會的集合體,他們自然要以收集信仰為第一要務。

只是很簡單的區別對待,艾希神的信徒多1o%工資補助,每周多半天祈禱日的休假,生病、不適時有教會組織送溫暖,節慶日還組織點什么相親,人都是很現實的,尤其是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的普通人。

「部落那套有什么用?能管吃喝看病還是分房?」

「皈依!皈依!印了吾神誓言和聖徽的手機卡,點擊就送!」

「改信!改信!信我神糧票,還送電影票!」